选择:浙江新高考给学校的机遇与挑战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参考》杂志社的广州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作者: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督学 舒家华   日期:2017-11-21   来源:鄞州教育网

尊敬的各位专家、来宾:

我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教科室主任,鄞州区人民政府督学,曾兼任鄞州区高中段督导组组长。

全国新高考首先在上海、浙江试水,未来三五年之内将全国普及。

需要说明的是,早在全新模式之前,浙江早已实现四条:(1)实施英语听力考试(一届二考择其优);(2)二本三本合二为一;(3)实行平行志愿;(4)职业高校单招单靠。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2013年催生、2014年执行并于2017年正式落地的浙江新高考,我的题目是“浙江新高考给学校的机遇与挑战”。

总的来说,这一新高考,各学校是在迷茫、焦虑中启动的,是在乱象、折腾中度过的,但却是在平稳、圆满中结尾的。因此,我说,起始和过程,充满了挑战,结束后的反思却给人有了“机遇”之感。

这一切“挑战与机遇”,几乎全来自这一次新高考所带来的主要关键词,那就是:“选择”。

一是选择科目

浙江新高考科目共10门,取消了文理科的概念及其考生类别,一律实行了“3+(7选3)”模式,合计750分,即语数外3门必考,分值各150分,考生再在理化生、政史地、信息技术这7课程中按自己兴趣、特长任选3门,分值各100分。当然未选的4门也必须参加全省学业水平考试。

因此,全体考生,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必须在高一阶段,经历约一学期的普适性学习后(因为浙江的初中理化生合成“科学”,政史地合成“社会”,高一新生难以直接作出选择),对“7选3”作出选择。只有作出了选择,才能选择课程,才能明确方向和加入动力。

而就是这样的“7选3”,却实实在在造成了35种课程组合模式(上海的6选3,则产生了20种课程组合模式),因此,师资成了问题,几乎所有学校均出现了A学科教师明显不足而B学科教师明显有余的情况,而且一般情况下,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对师资的需求具有“相反性”,即优质学校的物理教师最为紧张而文科或通用技术教师普遍宽裕,中下游学校的物理教师最为宽裕而文科或通用技术教师比较紧张。这主要是因为,在“7选3”时,学生多以自己的物理或理科的成绩为标准。

为了不使本校师资捉襟见肘或宽紧悬殊,也为了所谓的有序性以减轻管理压力,许多学校常将这35种组合方式,人为地进行削减,只仅仅给学生提供七八套或十来套的课程套餐。这种人为削减,一旦被部分家长质疑,就会给学校造成很大被动或事后纠缠。

但无论是35套的完全选择还是十来套的不完全选择,反正全校走班是必然的,同坐不同班、同班不同坐,课间行走在不同的教学楼,已蔚然成风。从某种角度说,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保障后,自然把学校、教师、乃至学生本人,都充分动员起来了。

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有所不幸,因为他们都不能生病,不能请假,不能拖课,不能补课,不能相互调课,不能相互听课,因为一切都是无缝对接式有机排定的时间、空间、对象。

二是选择层次

有的学校,对必修必考的语数英三门,甚至包括7选3的课程,实行了分层走班,以满足分别以一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专科为目标的考生层次需求,这种分层走班的做法已经下移到全省初中年段。如果选课走班是纵坐标,则分层走班是横坐标,每个维度的选择,都是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对家长的多元考验。

三是选择考次

浙江新高考,语数两门仅考一次(安排在6月的全国高考日),英语则采用全国卷于每学年10月和6月8日考两次(含听力),其他“7选3”的科目则在非全国高考日可考两次(分数两年内有效)。

这两次式考试,是在高二阶段的第二个月开始的,并一学年二考(分别是10月和次年4月),学生可以在两年四次的考试中,为自己选定的3门选考课,选择任何一次或任何二次考试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选择两次考试,因为两次考试,可选择考分较高的一次作为自己的高考成绩。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已经考得较高成绩的,可及早丢掉一门课程的包袱,但也有学生,即使第一次考试考了高分或满分,他(她)也会继续参加第二次考试。这与浙江省的赋分方式有关。

因为7选3的科目,不同学科、不同场次的考试难度均有不一,因此,分数虽相同,却不具有可比性。为了遵守“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录取原则,必须对各学科的分值作出同质化处理,即各学科各场次,不论考试人数多少、得分多少,均按该学科该场次的全省考生的考分高低,分成21个档次(每一档次的分数级差设定为3分,第21档例外),即前1%、2%、3%分别依次赋予100分、97分、94分,后1%、2%、3%分别依次赋予40分、42分、45分。百分比的分档密度成橄榄形,即两端密度高,按每一个1%分档;越往中间,密度越低,按每一个3%甚至8%分档。每次考试均按此规则赋分,这样就会导致第一次没被赋予高分而第二次可能被赋予高分的情况,为此,第一次考得理想的学生为了防止第二次考试的人挤进理想高分段位而故意再考,可使别人再次被排挤出高分竞争段位。

当然,按这种赋分方式,除了上述意外现象外,其本身就有三大必然:

第一个必然是相同考分不同赋分。例如A学科实际考分只有90分被赋予了100分(因为进入全省前1%),而B学科实际考分也是90分的却被赋予了85分的结果(因为未进入全省前10%);

第二个必然是大量满分或高分的出现。满分和几乎绝对高分的学生始终有1%、2%的总量(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所以许多想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前提必须是理化生均达到前1%的赋分100分(个别为前2%的赋分97分),最后只能靠语文才区别出谁更优秀(因为这类特优学生的数学、英语也基本能满分,没有多少区分度,只有语文才会有那么七八分或十来分钟的差异)。因此,浙江新高考,对学生来说,你要进重点大学,主要依靠理化生;你要成学霸,进清华北大,就要依靠语文。

第三个必然是优秀理科人才的心态不平。选择物理的学生,往往是平时最优秀的学生(根据实际选择结果,也往往是传统考试总成绩前10%左右的学生),结果也被分成21档次,被赋分到40分、50分的水平,而那些学不好物理而选择通用技术的学生反而在通用技术考试中被赋分到了90余分的水平。故而,引发许多选择物理的学生及家长的上访和纠结。同时也导致部分专家的担忧,说是学理科的学生减少了,会对国民素质和未来国家科技水平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所有课程必须参加全省学业水平考试,按5%左右的标准划定不及格线,你一旦被判定为“不及格”,则该选考课程不论实际得多少分、也不论可被赋予多少分,一律将被赋予“第22档”,即0分。

四是选择时机

一年二次的全省选修课高考(含同步的全省学业水平考试)和一年一次6月上旬的必修课高考,几乎让每届学生,从高一第二学期的第一天起,不是正在准备眼前半年内的高考,就是正在参加眼前三天内的高考。为此,每一学生都要选择自己学科的考试时机:太分散,几门选考的时间段拉得过长,不利于最后一学期的语数英冲刺;太集中,几门选考的时间段凑得过短,又恐怕每门科目的考试质量会受影响。尤其要斗智斗勇的是,要选择自己以高二生身份与高三生同场同卷PK以侥幸得到高分,还是选择自己等到高三生身份与下一届高二生同场同卷PK以确保高分(而影响高三的语数英集中复习)?

学校和老师还得在学生选择时机中焦虑万分。因为每一次选考后,都得等待成绩的揭晓。只有成绩揭晓了,学生们才会再次选择下一轮的课程(或新修,或重修);等学生选定了,学校才能据此安排教师课务和课表、教室。在这个高规格的考务工作和考后等待中,只能无奈地安排部分学生甚至全体学生放假1星期左右,曰“春假”或“秋假”等小假期,形成实际上的一年四个学期制。另外,为了弥补这“春假”和“秋假”的时间损失,各校又不得不在寒暑假推迟放假、提早开学,再搭上五一、十一等节日来开课。

当然,为了保证时机和时效,电脑选课、电脑排课、电脑排座、电子班牌、刷卡点名,早已成必然,因为人工难以完成(有学校曾进行人工操作,结果1个月还没排出课表来)。

五是选择志愿

浙江高科,志愿填报系统,过去是先选学校后选专业,每个考生在某一批次里可选择5个学校作为平行志愿,再在每个学校的名下可选择6个有分数级差的专业,即一共30个志愿。现在新高考的志愿填报系统,每个考生必须先选专业后选学校,每个考生在某批次里可先选择80个专业及该专业所在学校作为平行志愿,即一共8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只要该考生有0~3选考科目符合该高校该专业给定的专业对口要求,就算有效志愿。

常模表明:“7选3”的任何3门课程的选择,至少对应高校的66%以上专业需求;如果3门中有1门是物理,则至少对应高校的85%以上专业需求;如果3门中有理化生中的任何2门,则基本可对应高校的95%以上专业需求。

这样,既充分保证了考生的选择权,也体现了“专业高于学校”的志愿理念,当然也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

六是选择心情

有选择,就会有自由,更会有压力,自然终会有不同的心情。例如选科目,选层次,选考试时间和场次,选是否重修重考,志愿填报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等等,不同学生就会有不同甚至彻底相反的心情。所以,学生对学校必须提供的心理辅导和生涯规划指导、学业结构综合指导等需求,也呈跨越式增长态势。这一点,在浙江各校的差异很大,一言难尽。

至于校长,则心情最不好,是这次新高考的最大“冤大头”:总体师资不够,部分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或明显有余,用来上课的场地不够,学生不会选课,部分师生不愿分层,一年四个学期就得四次重新安排课务和课表,每年三次共8天高考,家长事后追问追责,等等。尤其是,因学生的不断选课走班、分册走班、选考重修,校长对教师们的业绩考核评估,也变得十分细碎而需要“专业化”操作,单就这一点,也可把自己的心劳累成碎片。因此,普高校长把自己岗位已视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听来是够烦心的了,但结果大出所料,很平稳落地,学生们大多得益于选择,大多呈现了更成熟、更出彩、更满意的结局,使得这场新高考更有正向导向价值和普高重新洗牌机会,值得上下反思总结。


2017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