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职高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实施终结性自评报告

作者:古林职高   日期:2016-10-11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第一部分  规划实施自评工作概况

我校于2013年9月制订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至今规划实施将近三年,为全面总结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做好下一轮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根据区教育局做好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的精神,我校高度重视规范终结性自评工作,认真开展了自评工作,拟订我校的自评工作方案。在自评中始终遵循了自主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工作进程顺利地完成了终结性自评工作。

一、全面宣传发动。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学生大会和家长委员会会议,全面宣传发动。重温三年发展规划,宣传自评的目的和意义,介绍自评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校师生参与自评的自觉性。

二、成立自评工作组。对照三年发展规划,分别设立综合协调组、学校管理建设组、师资培养与教育科研建设组、学生培养与技能实训建设组、校园文化与德育实施建设组、后勤保障建设组。多次召开领导小组和专题自评小组会议,展开自评工作。

三、多方位听取意见。召开终结性自评征求意见座谈会,包括学生座谈会、教师专业成长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和专业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各方人员在学校主动发展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组织部门自评。各部门撰写自评报告,包括规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在各部门自评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评总报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扎实有效的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划自评报告。

第二部分  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和总体评价

本规划具体目标共分解为25个,目前已实现(含基本实现)22个,部分实现2个,未实现1个,达成度88%。

一、内部管理、提升办学水平的规划

(一)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多层级平台

1.立足校内,积极助推,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蓝青培养工程。蓝青培养工程主要是针对工作1-3年的新教师。学校为每一位新工作的教师配备1-2名老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全方位对新教师的业务熟悉到发展进行指导和监控。学校对每一位新教师和辅导教师都有具体的任务,实行一月一反馈制度。尤其是教学五认真和课堂教学方面重点监控。力争新教师能快速适应教学岗位,并能崭露头角。

座谈、沙龙、讲座传递教师发展的正能量。座谈、沙龙、讲座是受青年教师欢迎的专业发展交流形式。校本培训紧扣这种形式,力争内容的多样化和实效性。学校先后先后举办的青年教师专题校本培训活动有:“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专题座谈会,对青年教师做了专题调查;“成长的足迹”青年教师对话沙龙,邀请了俞琳益、徐峰老师做了论坛发言;“教师教学口才”主题专家讲座,邀请了宁波大学教授讲座。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愿望,让教师们明白了自身的发展目标和途径,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梯队教师培养工程。梯队教师培养工程是学校着眼于学校教师业务发展全局,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和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的一项系统师训工程。在教师意愿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将教师分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第二梯队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目标为工作8年内业务快速成长,在市、区级教坛新秀和技术能手评比中榜上有名,为教师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一梯队教师以已经获得市、区教坛新秀和技术能手的教师为主,目标为在工作的15年左右能成为区、乃至市范围内教学业务的骨干,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市、区级骨干教师、名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评比中榜上有名,成为我校教师发展的领头羊。梯队成员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为梯队成员的教师的成长必须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学校相关部门从提升计划、公开课、随堂听课、外出研讨、参加竞赛、指导竞赛、课题论文、教学论坛、试题编写、学生成绩等10个方面进行进程管理和目标考核。

2.着眼校外,搭建平台,促进优质教师崭露头角

抓好“脱颖”工程。“脱颖”工程为进一步发挥名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使我校有潜力、有意愿的中青年教师通过名师的言传身教得到有效的指导,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迈进,学校通过“跨校拜师”这一师训活动,来实现部分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生力军。“跨校拜师”的学徒教师由各个教研组提出申请,学校筛选,每一个教研组确立1-2名青年教师,学校出面邀请具有相当教学实力和知名度的省市区级名师、骨干教师、教研员担任导师。跨校拜师活动时间两年为一个周期。拜师学习内容主要由五个版块组成,即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基本功、实践技能、课题研究。在市特级教师名教师带徒活动中,我校七名教师分别和市名师结对;在区名师带徒活动中,我校五名教师成为鄞州区名教师工作室学员。甘东海老师成为宁波市卓越工程培养对象。另外还有许多青年教师通过学校搭建平台,和校外名师结对,如王炳炳老师,和陈建忠、闻达人老师结为师徒,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好路。

做好优秀教师的“推进器”。为了继续推动教师高端发展,克服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学校积极搭建平台,推动这些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高级研修班,和省内外知名专家结对,开拓学术视野,提高业务能力。三年来,学校培养打造出宁波市首席专业教师1名,市学科骨干教师、双师5名,区名师3名,区学科骨干教师7名,省、市技术能手4名,省教坛新秀2名,市教坛新秀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2014年区第十二届教坛新秀评比中有10名教师获得该称号。优秀教师比例在同类学校前列。

3.不断改进,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三年来校本培训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在不断的提高。在培训内容上,力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接地气。如2015学年的校本培训紧紧围绕着学校的两大工作重点展开:一是选择性课改,一是德育导师制。针对前者,安排了“选择性课改”专题讲座、“校级选修课申报”教研组专题研讨及个人申报,教研组专题研讨 “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后者邀请全国优秀班主任黄百央老师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专题讲座。同时还针对暑假前刚刚结束的高职考,专门安排了教研组研讨,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来年的高职考复习能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在培训形式上,既有专家讲座、文件印发自学等理论指导,又有教研组研讨思维激发博采众长,还有个案设计实践操作,形式多样,注重实效。通过这一系列的校本培训,对教师的选择性课改以及德育导师理念的确立,选修课程的设计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也比其他缺乏针对性的学分培训更能吸引教师参加,收到教师欢迎。基于校本培训能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对学校工作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二)教育科研建设成效显著

1.完善了教科研工作的相关制度。实施了教科组制度,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完善了《教科组量化考核细则》《教科组长工作职责》《教科组长工作手册》。

2.加强了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及指导。两年来,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立项近20项,《依托职教集团构建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中国烹饪行业协会立项课题,市规划课题保持每年至少1项立项,市教研课题、区规划课题每年都有5项以上课题立项。

两年来,国家级课题结题评奖1项;浙江省职成教优秀教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共有5项获宁波市人民政府职成教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2项获市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2项获宁波市艺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宁波大市范围,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参评);4项获得市教研课题优秀成果奖。获奖层级和获奖数量为我校近年来的最好情况。完成鄞州区教科室组织的2010-2014鄞州区优秀教研成果集萃的材料申报,我校有5项成果申报入选。

3.集中教科力量,关注教学焦点、难点。每学期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反思定期上交,及时进行教育案例编辑成册,两年来出版著作2部,教辅书6本。

(三)加强高考班教学管理,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精选师资,保证质量。对学生施行矮中取长,及早分流的策略。周日上课、常态月考,查漏补缺。完善和落实高考奖励制度,调动教师从事高考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设立基础奖、高考成绩考核奖、学科成绩考核奖和管理奖,近三年高职考奖金较以前有较大幅度提高。重视省高职技能考试。周日组织学生加强技能训练。

烹饪高考班面点成绩均分达155.8分(满分160分),工美高考班美术、学前教育高考班音乐成绩较上两年有较大提高。在全体高三任课老师的努力下,2014年我校共有83人高职考试上线,其中学前教育专业45人、音乐5人、舞蹈1人、美术25人、烹饪7人,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考生100%上线,为该专业历年高考上线率最高,美术专业1考生考上本科。

2015年高考更是有了大突破。今年全省学前教育专业考生1500多名,计划录取590名,其中本科100名。我校学前96名考生,82人上线,其中28人达到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本科分数线。2人居全省前10名,最高584,以一分之差屈居全省第二。美术专业29人,全部上线,4人上本科线。烹饪专业17名考生,16人上线。音乐、舞蹈7名考生,全部上线。

(四)加大选修课管理工作力度,让选修课真正成为学生乐学的课程

选修课围绕学生专业素养这一主题开设。如“实用布艺手工”、“十字绣”等边缘技能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选修课成为学生进一步深化技能的平台。在选修课中,教师辅导有针对性,要求也可以大大提高,真正培养出了一批有潜力的学生。每个学期开设50多门任选课程,利用周三第七、八两节课上任选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我校又为同济中学、鄞江中学、鄞州高级中学、正始中学开设了14门选修课,深受普高师生好评。在2013年宁波市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评比中,张姝老师《布言布语手工选修课》获一等奖第一名,仇杏梅老师《中式面点制作》获二等奖。

(五)加强招生宣传力度,提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

我校已经初步形成多种宣传渠道和手段,通过学前教育专业面试、微信、微博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已经达成招生、录取和报到的信息化;各初中来校进行论坛,招生计划完成好。  

二、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规划

(一)实现国际化合作办学

“专业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全球化”,学校与新西兰、新加坡和韩国的知名高校合作办学,2014、2015年均有学生去新加坡学习,多批教师赴港台及国外深造、学习。2015年10月韩国东洋大学校来校,双方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二)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健全完善“现代学徒制”,全面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定期召开职教集团会议,2014年12月份学前教育、烹饪职教集团分别召开研讨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进行。挑选1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行家、名家结成师徒,并举行了拜师仪式。学前学生老师去幼儿园开课探讨幼儿教学成常规。

现代学徒制已经制度化和常态化,形成了学校的特色,2015年5月、6月省、市现代学徒制调研会在我校召开,省厅高迎春副处长、市局陈文辉副局长来校视察。

2015年8月,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学校首先在烹饪专业中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烹饪专业进行了拜师仪式,授星仪式和授帽仪式,这些是学校践行双主体育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耀的重要举措。学校组织14烹饪专业两个班级进行了现代学徒制酒店见习,学生们分批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威斯汀酒店、南苑酒店、凯洲皇冠假日酒店的不同岗位,跟随各大厨师长、行政总厨进行轮岗学习。同时校内专业教师每天到学生见习的酒店进行巡视,全面了解学生各项工作情况,并协助企业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真正体现了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坚持双导师教学的试点工作内涵。

同时还尝试在其他几个专业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比如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下的实战“双11”活动。学校与罗蒙集团和广博集团联手,开展实战“双11”的活动。运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组织考核评价等,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为接轨产业,学校美术专业2014年底与大师艾威联系,建立艾威工作室;烹饪专业雕刻老师周伟彬成立工作室,接洽业务。

(三)增强技能大赛辐射力

1.学校竞赛梯队培养机制完善,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技能竞赛梯形机制。

2.形成了优良的竞赛辅导梯队队伍。每年不断循环,促使教师之间的不断进步、相互配合。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校外专家辅导队伍。

3.学生的技能竞赛成绩不断攀升,具体表现在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金牌数量的大幅提升。2013学年我校学生获得市级技能大赛8金14银 23铜,省级1银,国家级5银1铜;2014学年我校学生获得市级技能大赛7金14银23铜,省级没有项目,国家级学生技术技能创新交流赛1个一等奖;2015学年我校学生获得市级技能大赛11金17银13铜,省赛1金3铜,国家级4金3银1铜。

在烹饪四个项目中全面发展全面开花结果。

4.在落实好学生技能大赛的同时,加强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水平。2013学年教师获得浙江省专业教师技能大赛烹饪项目2银,全国第七届烹饪大赛浙江赛区2金1银2铜,2014学年获得浙江省教师技能大赛电子商务项目1金,全国第七届烹饪大赛总决赛特金奖1个,全国岗位能手1名,2015学年获得浙江烹饪技能大赛面点项目技术能手1名。

(四)做好学生技能考证工作

确保学生专业考证的合格率,使学生真正达到 “一凭多证”、“一专多能”。

2014年10月12级烹饪115人次参加中式烹调师中级工考试,46人取得中式烹调师中级工证书。在学校多方努力下,2015年开始烹饪专业可以在第四学期参加烹饪中级工考试。2015年5月是第一次在烹饪专业高二年级进行中级工考试,共138位学生参加了此次考试,技能成绩全部合格,理论成绩仅3人不合格,首次通过率就高达98%,此次理论成绩不合格的3人将在高三时进行补考。毕业时中级工证书取得率将达到100%。

12级高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635人次于2014年6月参加声乐、钢琴、舞蹈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取得证书,2014年8月202人参加中级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取得证书。2015年6月13级高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565人次参加了声乐、钢琴、舞蹈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2015年6月组织进行中级育婴师考证培训,111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定于8月底进行,毕业前也都能取得中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

12级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参加书法等级证书考试都取得了中级证书;2014年5月12级工艺美术专业美术设计与制作方向10名学生参加装饰美工的等级考试,经过鉴定成绩合格,已取得装饰美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14年10月13级电子商务专业62名学生参加电子商务师培训、考试,。之前13电商2班27人已取得证书。电子商务专业共计89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得率也达到了100%。

每年做好烹饪专业学生初级工、中级工证书考级工作。

(五)确保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

1.“学业就业互呼应,品牌发展双丰收”,毕业生就业率2013年为97%,2014年为98%稳中有升。有一支成熟的团队就业指导工作小组,与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统计表、一份就业指导工作小组名单、与伯豪协仪材料)

2.招聘会与鄞州区总工会合作,总共来有70多家企业单位来校。去年的学前实习分配有80家幼儿园需求200多名实习学生。

3.2016年5月举行“三选”招聘会,近100家企业单位来校。签约率100%。

(六)增强专业和基地的辐射作用,搞好社会培训

1.2013年完成学生等级培训486人,企业订单式社会培训980(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乡镇成校联合的社会培训814人,政府招瓢的企业职工、农村劳动力培训116人。

2.2014年完成学生等级培训1299人,企业订单式社会培训420(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乡镇成校联合的社会培训256人,政府招瓢的企业职工、农村劳动力培训464人。非考证类社会培训996人,实际培训、鉴定人数为3405人,超额完成区定培训计划人数(2069人)。

3.2015年完成培训1115人。

基地建设中,学校金银彩绣和骨木镶嵌的非遗项目已经获批鄞州区非遗文化基地。

三、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围绕“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立足学校实际,初步形成“扬长扬善扬正气  创新创优创品牌”的德育工作品牌。以“五节”为主线的、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推进活力校园、阳光校园建设。

(一)建设省中职生创业教育基地

1.以“校园文化建设年”和“美丽校园”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精细化建设。建成学生社团中心、学生服务中心,运转正常。

2.大型活动常态化、品牌化:9月迎国庆合唱节、11月寝室文化节、12月通宵节(艺术节)、3月体育节、5月社团文化节(技能节),活动在区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3.初步形成了志愿者文化建设品牌,建立了校外志愿服务基地15个,连续三年参加宁波市“请让我来帮助你”大型公益活动,募集上交善款近万元,连续被评为突出贡献奖。

4.引入SYB创业培训课程,首期培训班结业受训学员60人,54人考出培训证书,学生可凭证书申请20万元无息贷款。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创业教育覆盖面。

5.与中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开发《创业课程》已经初步完成,2016年9月即可投入使用。创业师资培养项目将全面跟进。创业教师张超杰老师开发的《创业教育》云课堂资源,已基本完成。

6.创业实践平台“红房子”已经成为我校创业教育的亮点,曾在全大市德育会议上作经验交流,2015年12月26日在浙江省创新创业年会上做专题发言,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

7.在2016年市技能大赛创业计划书比赛中荣获一金一银,在第十二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荣获创业计划书一等奖,申报专利证书两项。

8.通过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校内创业达人——15烹饪翁鑫同学,形成榜样引领。

9.积极建设校内外创业实体店:目前已经建成“外婆菜”、“甜糖”、“温馨动漫”等实体店和“古职电商”等网店。

(二)完善德育导师队伍考核机制

1.在全区高中段率先全面建成了德育导师制,基本形成了“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三全德育体系,积极推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被评为鄞州区德育导师制先进学校。

2.全面建立家校共建体系,班级有家委会,校级家委会已经建立,家委会定期召开会议,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组织了全校家委会成立仪式,颁发了聘书,选举了校级家委会成员,凡有重大活动,必邀请家委会共同参与。

3.初步建立了班主任选拔培养机制:自主报名—统筹调配—岗前培训—顾问(助理)配备—校本培养—竞赛考核—推优评优。张姝老师获评区首届名班主任、并获市百名优秀班主任称号,杨丹老师参加2015年全国首届中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荣获一等奖。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建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向日葵快乐中心,市级达标验收合格。全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每学年完成对新一届学生的心理健康测量评估,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跟踪档案。

2.积极推动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培训,全校已有80余名教师取得了心理健康C证书。积极开展全校性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配合学校心理健康周活动,积极推进心理知识普及和特色宣传工作。

(四)强化住宿生管理

主要措施是引入了专职生辅。至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已有四幢学生寝室楼,每一幢配备一名专职的生辅导,每天24小时到岗,生辅老师能兼顾学生寝室外围的清卫和学校幼教实训楼的清卫工作。

(五)建成学分制社团管理体系

1.建立了全校范围的社团管委会,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社团管理体系。

2.统一印发、全面推广了《古林职高学生社团管理手册》,建立了社团考核评选机制,评选了校园星级社团20多个。

3.千千演艺社、健美操社、映画创想社、天籁合唱团、型艺社等社团荣获省级、市级、区级精品社团,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社团的知名度,高桥中学特邀我校骨干社团成员担任该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首批7个社团走出校园辐射外校。

(六)形成团委工作品牌效应

1.目前已获评省中学团委工作示范学校、省级先进团支部、省级优秀团干部、省级优秀学生社团、省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市五四红旗团委、“2013--2015鄞州区十大红旗团组织”等荣誉称号。团委书记甘东海当选为鄞州区团区委委员,团委工作在省、市、区中学团委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积极强化团员荣誉感和先进性意识,建立团员示范岗和团员志愿服务卡,规范团员发展流程,积极组织精品团课,严格控制团青比例在60%以内。

3.已经建成了15个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和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印制了《学生社会实践证书》,使我校的志愿服务实现了基地化、长效化。

4.已立项为宁波市青少年维权岗,正积极申报争创省级青少年维权岗。

四、硬件设施、专业设备投入的规划

(一)各功能室改进、新设

1.教师的办公条件大幅度提高。各个办公室根据教学方向的不同进行了重新调整,更有利于老师们的业务提升;去年,学校将教师的工作电脑进行了更新换代,便于老师们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备课、上课。

2.学校各功能室进一步完善。现在学校拥有一流的中西餐烹饪操作室12间,大小画室共计6个,舞蹈教室3间,声乐房3间,语音教室3间,标准室内体育室1间等等。应该说现有的功能室能很好的满足师生教学和娱乐。同时,学校也拥有了一间心理辅导室及配套的硬件和软件。

3.搬迁学校中心机房,使机房位置更加合理,有利于学校网络的维护和检修。

4.新建学生计算机房6间,完全满足了学校各类计算机使用要求。在采购计算机桌前,充分与计算机教师进行沟通,新的计算机桌更加人性化,而且更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二)教学配套、专业设备增添规划

三年中,学校完成采购了多项专业设备,其中包括8台一体机,36套电子白板,烹饪用中西餐厨房用品,一整套艾威工作室摄影器材,多台学生用的摄影器材以及学校多个LED大屏幕以及其它各类器材,很好的完成了三年计划。

(三)优化食堂内部功能结构

学校食堂一直以来都被鄞州区教育局和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局评为A级食堂。但是,社会的发展也迫使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迫使我们多参观,多学习,不断改进跟上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我们食堂从硬件和软件上进行了提升:

1.2014年暑假,学校食堂进行了初步改造,完成了原来清洗间的搭建,同时也完成了冷库的建设,并与同年暑假投入使用。这次改造初步满足了食堂原材料存储,切配,加工所需要的空间,同时冷库的投入使用要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拉长了材料的存储周期;

2.去年,我们学校食堂完成了透明厨房的改造,可以让全校师生实时看到食堂的每一个菜从清洗到完成的全过程;

3.去年,食堂自行招聘了一名食堂主任,大大改变了食堂菜色,花样,大大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食堂满意度。

(四)建成校园安保系统

1.学校的保安是学校的第一张脸,因此保安的工作直接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整体影响。原来的保安在很多工作上都和学校的要求有较大出入。因此学校于2014年底开始着手更改学校的保安公司,并于2015年5月份完成了新老安保公司的平稳交接。

2.2015年完成了全校监控系统的设计、招标以及施工监管工作。完成后的监控系统可以对学校的每个角落进行监控,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学校财产安全以及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3.另外,学校根据烹饪组的要求,对烹饪操作室安装了门禁系统。有利于老师对各自操作室卫生,器材的管理,也保障了学校固定资产安全。

4.出于对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车辆安全考虑,学校在两个急转弯处分别安装了凸面镜,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同时,学校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打开学校后门,避免上下班期间校门拥堵。

第三部分  规划实施中未实现的目标及今后设想

一、规划中未实现及有待完善的项目及原因

1.由于教育局统筹安排及各种原因空港物流项目已经取消。

2.到目前为止,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相关家具已经招投标结束,在本年的暑假可以完成安装,预计在下个学期可以投入使用。

3.新大楼教师文化沙龙专用场地、因条件限制,无相应场地,未达成目标。  

4.由于教育局资金方面的压力,我们学校的校园河塘改建工作未能如期执行,如在下个学期资金有安排的情况下,学校将竭尽全力完成以上工作。

5.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些欠缺,比如缺少校园活动的场地,不能组织大型活动;缺少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活动规范管理、细节管理不到位;部分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提升还不够。

6.另外还需组建一个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团队、生辅教师团队等,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委会的职能等,都需在下一阶段跟进。

二、规划发展的调整与设想

一个中心: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

两个重点:接轨产业,美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方向性确立。

三大举措:一是课程改革;二是课题引领;三是校本培训。

三、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认识

1.学校走的发展之路能得到持续,并保持提升的根本取决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即取决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和学校目标的清晰引领。

2.学校发展的本质是学校个性、特色的形成和逐步成熟,这是学校文化的显著表现,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追求。

3.回顾现代学校的进步,必须始终依靠三个支柱:即民主、科学和法制,这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三个支柱。学校的全部管理内容就可以表述为: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要以民主规范的管理为奠基。

4.立意要高,做事要精,这是学校不断超越的关键,也是积淀学校个性和特色的基础。

5.学校的发展规划需要进一步充分认真规划和思考,着重走精品化、内涵型发展之路,要认真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控制规模、提升质量、提高效益。

6.和谐校园的关键是高度团结的领导团队。要充分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依靠教师的自我需求。对于教师成长要良好的尊重与发掘。

7.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绩效工资实施后,学校整体评价制度的重建,都是今后规划实施中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