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教育 >> 社区论文

礼堂变学堂,打造市民终身学习新场所

作者:城南成校 李云祥   发布时间:2019-12-30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礼堂变学堂,打造市民终身学习新场所

——鄞州区城南成校进入蔡氏宗祠开展社区教育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被大规模拆迁改造,传统村落格局、传统建筑以及千百年来农村固有的一些生产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传统,也随之迅速淡出人们的记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几十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还可见到的生活器具、生产工具、民俗工艺、街巷屋舍、井碾汪塘,已经变成了缥缈的记忆,令人们无处安放绵绵的乡愁。这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危机,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警觉。早在2003年,冯骥才先生就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呼吁,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传承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化遗产,夯实情感纽带,建立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的精神家园,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19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印发《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指出要“构建起覆盖全省、功能齐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农村文化礼堂服务体系。”同时要求,各级社区教育机构要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人休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校外实践学习、闲暇教育、现代生活教育等学习活动,并以广大基层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广大居民综合素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同年7月,宁波市教育局、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宁波市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实施方案》(甬教终民〔2019〕240号),指出要基本构建起机制完善、功能齐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文化礼堂教育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农村居民素质提升”“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三大工程。

随着鄞州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的逐渐消失,原作为村民文化交流中心的大会堂等建筑也逐渐消亡,但有些特殊的传统古建筑却有幸被保留下来了,处于鄞州区潘火街道的蔡氏宗祠就成了其中的幸运者。

近几年鄞州区潘火街道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几乎所有村庄都已被拆或正在拆迁中,传统村落和特色建筑保护形势尤为迫切。调查发现,潘火街道内保持传统格局、传统风貌的村落几近灭绝,保持民族传统的建筑所剩无几。代之而起的是千村一面的楼房和水泥道路,失去了传统文化的自信与个性,让我们柔柔的乡愁已经无处寄托,陷入文化迷茫境地。而历经磨难,几番努力而保留下来的蔡氏宗祠,成为矗立于城市高楼大厦中间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地标”

二、蔡氏宗祠的教育价值

蔡氏宗祠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宗祠占地4亩,现有保存的建筑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梁高屋深,在宁波范围内仅次于月湖旁的秦氏宗祠;2008年,蔡氏宗祠成为“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2010年成为宁波市鄞州区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几近危房,后在鄞州区政府、潘火街道办事处、潘火桥村股份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发动有识之士解囊捐助,经多方筹资募得资金500万左右(共有1700多捐资人民币160万元)。2014年10月,蔡氏宗祠完成第六次修缮工作。2017年蔡氏宗祠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宗祠的男女合祠,倡导男女平等,彻底打破了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的举措,极具有地方特性和代表性,在浙江省内仅此一例。蔡氏宗祠在1935年编就的《蔡氏宗谱》达二尺高、共24册,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地理、气象、民俗、农技、艺文等,是研究当地水土地域和民生百事的重要文献。其中既传达了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生存之道,又告诫乡人以孝为本、以诚待人的为人之道。

蔡氏宗祠作为传统古建筑所蕴含的当地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蔡氏宗祠及其拥有的祭祖瞻宗的习俗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事关民间信仰、姓氏宗族,是数千年来百姓聚会的重要的公共场所。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浓浓的乡愁。历经几千年的中国宗族文化是完全有别有欧洲诸国的宗教文化,形成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显示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蔡氏宗祠的现存格局:原宗祠右侧的男祠里开设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原宗祠左侧的女祠里引进了宁波熨斗博物馆,另有一部分仍作为蔡氏宗族祭祖之用,中间的厅堂作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

蔡氏宗祠的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由潘火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领导,街道宣传文化部门、妇联、成校、潘火桥社区及祠内博物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蔡氏宗祠属潘火桥村所有,由潘火桥社区主持日常管理。

三、成人学校进入蔡氏宗祠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充分认识当前祠堂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紧迫性、重要性基础上,为推进祠堂文化的活化,提升社区教育品质,鄞州区城南成校主动联系辖区潘火街道共同开展了“祠堂变学堂”的实践探索,开展了“一坊、两馆、三基地”建设工程,拓展祠堂教育功能,扩大社区学习空间,将古祠堂建成社区文博教育的综合体,进一步优化社区教育的场所布局。

1成立一坊,打造社区非遗文化学习场所

传统女红是一项颇具历史沉淀和人文底蕴的手工非遗文化,为了发挥蔡氏宗祠男女合祠的特色,让市民了解传统女红的知识,学校联合区妇联在宗祠内建立“纤源坊工作室”,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绣艺培训,组织“最美绣娘”、“秀艺比拼”等成果展示活动,宣传非遗手工文化,让蔡氏古祠堂成为传承展示绣艺的基地,也成为现代女性认识、了解刺绣艺术,学习、感受传统女红魅力的平台。

2引入二馆,打造社区民间博物学习场所

利用蔡氏祠堂男女合祠的特点,引进“锡镴器博物馆”和“熨斗博物馆”两家民间博物馆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开在祠堂右侧的男祠里,宁波熨斗博物馆开在祠堂左侧的女祠里。通过博物馆参观体验,让前来参观的市民观看“打锡镴器”的场景,了解锡镴器的制作工艺;让市民通过陈列的展品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油然而生爱国爱乡情怀。将两大特色博物馆引入祠堂中,使古建筑变成展示宁波地方经济特色和风俗人情的场所。

3培育三基地,打造社区家风家训教育场所

传统的古祠堂完美地诠释了“孝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之处;承启优良“家风、家训、家教”,体现“爱家、爱乡、爱国”情怀,更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对此,发挥学校-社区-企业共建优势,将祠堂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家国情怀教育相结合,与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相结合,着力打造三大社区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4将祠堂文化融入传统民俗教育活动

传统民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事项,是一种源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基本力量。为了推动祠堂文化与民俗教育有机结合,2016年起,蔡氏宗祠推出了“周日文化”活动,每月10场。同时,利用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立夏、中秋、重阳等,在宗祠内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目前,已挖掘并恢复了搡年糕、包粽子、裹青团、纳鞋底、编蛋套、剪春花、猜灯谜等传统文化活动,既传承了优秀的民俗文化,又丰富了居民的学习生活。

5开展主题化课程学习

通过对青少年开办假日传统文化培训,解决居民求学求知的实际困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目前,在蔡氏祠堂已推出了古琴、二胡、剪纸、太极拳、书法、三字经等课程。通过长期深入的课程学习,市民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同时,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自编课程建设。目前,《蔡氏宗祠》、《纤縓纺》等教材已广泛使用。

通过对祠堂的教育功能进行深入挖掘,蔡氏宗祠这座古老的祠堂已成为参观展示、文艺活动、文化讲座、艺术培训的文化教育新阵地。2016年以来,蔡氏祠堂每年的接待参观人数分别达到1.5万,每年举办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和培训讲座100多场次。不仅在当地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而且也辐射到附近街镇及周边县市,甚至不少外国友人也前来参观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对祠堂文化的认同感。

四、存在的困难

1运行机制中各方联系尚待完善,开展活动的经费有所欠缺,影响了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2群众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有待调动。

3活动的辐射面和受益面需要进一步扩大。

五、对策

1建立持久的日常运行机制,让传统文化通过各类活动、培训以之薪火相传。探索一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和群众的自发参与的祠堂保护、利用和发展的良性的发展之路。确保经费投入,促进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格局。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体,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项目吸引社区群众、村民到蔡氏宗祠参加活动。

3要从提升古祠堂社会化、信息化水平的角度,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培育一支数量充足、层次多元的文化传承人队伍;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的快速性、便捷性优势,开发移动展厅、特色微课程等,让文化传承活起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扩大教育的辐射面,让古祠堂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特殊的新型文化礼堂。

参考文献

[1]卢霞.吴王斌.潘火蔡氏宗祠:传统古建筑变身公共文化新空间[J].鄞州日报,2018-02-28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