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与此次“双新”视域下中小学美术、书法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研训活动,我不仅在美术知识储备上有了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同时,我对美术科研素养和课题论文的撰写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在此次培训中,来自新蓝青学校的唐涛老师和华泰小学的邵盈燕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两节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课堂。唐涛老师的《活字印刷》一课以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他巧妙地抓住活字印刷的“活”字,从活字的发展历程、制作材料、活字的捡字方式三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中学习和“研”中探索。邵盈燕老师的《青花瓷》一课则从历史出发,引导学生对青花瓷的色、型、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韵味。
这两节课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在美术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不断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美术的魅力。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创新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美术教育,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专题研讨环节,骆建钧老师以“项目化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为出发点,以“点——线——体”为主轴,以三种思维方式——东方:封闭式一体思维、西方:发现式一体思维、当代:重组式一体思维为研讨中心,为我们展现了课题撰写的重点,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课题。并根据上述内容,从实际的课题案例出发,为我们进行逐一讲解。
在成果汇报中,我深受启发地看到美术老师们将地域美术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让教学更具本土特色。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够感受到美的魅力,还能够深入了解到本土文化的独特韵味。这一教学方法彰显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次,将美术与科技相结合,为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在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下,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形式,而是拓展到了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学生们在体验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将美术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我还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努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同时,我也希望与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一起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推动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