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有幸参加了鄞州区初中数学新课标“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培训主题围绕初中各年级在该阶段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疑惑的关键问题为侧重点,用示范课、讲座等形式,针对性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在即将结束一轮教学时,依托此次培训,我进行了整理、反思。
首先,在七年级时,代数教学占主要,我在教学当中经常纠结于:在当下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我费尽心思希望学生能经历和理解概念、法则的生成,而后进行相关应用的训练,但到单元结束时,总不知道该从什么视角入手帮助学生总结、查漏补缺。本次培训,在胡育旭老师《因式分解复习课》的示范课中,在刘生根老师、章剑雄老师的讲座与点评中,我对代数相关单元复习课的设计逻辑有了一个清晰的感知与相对系统的逻辑认识。而潘小梅老师在教坛新秀评比中所总结归纳的相关教学建议,对今后设计课堂、实施课堂、参加赛课都给出了切实的参考建议。
其次,在区中考模拟结束之际,通过潘小梅老师对模拟考试题目、答题情况的分析,结合自己班级学生作答情况,一方面,意识到自己上一阶段复习当中可能不够重视的部分,加以关注;另一方面,虽然面临第一年省考,各方都有所猜测心中没底,但只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来计划和落实,总能以不变应万变。潘老师为我们后一阶段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蔡卫兵和郑瑞老师对命题比赛中部分突出题目的展示与解读、思考、建议等,也为今后研究试题、命制试题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最后,八年级是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最快速的时期,特别是几何思维的形成、逻辑的引导,一直是我教学中比较费力的部分,尤其到后半段,知识框架的搭建、思维方法的特训,都需要老师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设计专题,通过专题化的复习,无论是基于知识的,还是基于方法的,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进行思维的进一步提升,这往往是我比较难以下手的部分。此次在市教坛新秀杨铎老师《轴对称下的特殊平行四边形》、沈成老师《特殊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两节示范课中,从教学技能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更从教学设计与推进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为我今后深入研究、实施提供了思路。樊贞慧老师对专题复习课教学思考的建议,从大的视野下以小的案例切入;蔡友山老师对八年级内容的教学思考,从新课标出发,对八年级重点内容进行解读,都让我受益匪浅。另外,此前写教学论文总不知从何下手、应该是怎样的模式,潘小梅老师对课例类论文的结构进行了展示,教我们怎样撰写、应注意什么,这都对我们借助输出,整理自己的教学成果给出了一套模版。
总之,无论是哪一个阶段,做好教学工作总有很多的疑难困惑,始终需要不断的思考,而思考需要专家的引路,每一次半天的培训活动,都是对脑子、心理的一次洗礼,接下来我会仔细钻研,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反思、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