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为推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核心素养,鄞州区初中语文研训活动在鄞州外国语中学小报告厅顺利举行。鄞州区初中语文教研员任红云及鄞州区教育学院俞晓莺带领鄞州外国语中学语文教师、鄞州区学分培训活动参训成员齐聚一堂,围绕语文学科单元教读课教学展开深入研讨。
示范课引领,探索教学新路径
活动伊始,鄞州外国语中学俞佳敏老师和张宁老师分别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示范课。
俞佳敏老师在 711 班执教《井冈翠竹》,以朗朗上口的《石灰吟》导入课堂,自然引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明确学习目标后,俞老师带领学生解读标题,而后结合井冈山的历史背景资料,巧妙引入任务一的精读环节:勾画出描写井冈山竹子的语句,概括竹之特点。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认为竹子苍翠挺拔,有的提到其用途广泛。随后,俞老师话锋一转,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学生也由此了解到袁鹰创作《井冈翠竹》的初衷。在任务二环节,俞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竹”与“志”的关联方式。各小组热烈讨论,结合文本分析关联路径,随后进行朗读展示。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对课文的理解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总结出了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四大实用锦囊。
张宁老师在 702 班执教《卖油翁》,以贾岛“推敲”的典故切入,介绍“增”“减”“移”“易”的比较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推敲”这一阅读策略。以“笑而遣之”为例,张老师引导学生从“增”的角度思考“大笑而遣之”中“大笑”与“笑”的程度差异,分析哪种表达更符合陈尧咨的形象;从“减”的角度探讨,去掉“笑”字后文章在表达上的突兀感;从“移”的角度思索,“遣而笑”含义上的单薄;从“易”的角度揣摩,“叹而遣之”在陈尧咨形象塑造上过于服软,不符合其武将的性格特点。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思维活跃,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在课堂尾声,推敲标题,探讨“为什么本文标题是“卖油翁”,而不像《孙权劝学》般以事件为题”时,学生们将思绪付诸笔端,从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多个角度推敲琢磨,书写下了自己的思维硕果。
评课研讨,碰撞思维火花
示范课结束后,教研员任红云老师对两堂课展开了鞭辟入里的点评。针对俞佳敏老师的《井冈翠竹》,任老师指出,俞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巧妙借助《石灰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出托物言志这一教学核心,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俞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让学生精读课文概括竹子特点,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在探究“竹”“志”关联这一环节,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了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谈及张宁老师的《卖油翁》,任老师称赞张老师在讲解“笑而遣之”时,运用“增”“减”“移”“易”的方式进行推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字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字词运用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引导学生对课文标题进行推敲,促使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文章主旨与人物关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随后,任老师进一步强调,“推敲”着实是教师实施精读的良好路径,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任老师希望年轻教师能以此类示范课为契机,快速成长。随后,任老师以《城堡旁的老树》为例,开展优秀课例分析。通过环节一“呈现学生答案,比较分析”,指出学生在分析文本时普遍存在的“观点缺乏论述支撑”“观点与分析缺乏相关性”等问题。肯定了执教老师与学生共同整理归类答案得出的,具有理论依据的“思维的三个标准”:清晰,相关,广度。环节二“尝试应用,思辨表达”之时,任老师详细展示了该教师的思维步骤与课前的充分预设: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故事角色,借助结合人物言行、事件、环境等方式,全面剖析老树的形象,如何通过转换视角、结合其他文本、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进一步拓展思维广度。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
总结展望,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最后,任红云老师对本次研训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任老师着重指出,在“新课标·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复习绝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堆砌,而是要注重整合。教师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搭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语文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始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克制自己无穷尽的发言欲望,充当好学生学习旅程中的示范者与管理者。教师通过示范思考方式、分析过程以及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指引。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索与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任老师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方向,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意表达和思辨表达的教学路径。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文本资源,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开展思辨性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此次鄞州区语文学科研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语文教师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宝贵平台,对推动区域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的携手努力下,鄞州区的语文教育事业必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在教育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