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轻拂,落叶铺满了小径,这个季节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斑斓色彩,也为我参与的教育科研培训披上了一层深邃而温暖的色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有幸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与同行们共赴一场关于教育科研的智慧之旅,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收获。
一、秋意中的启航
初秋,当第一缕凉意渗透心田,我踏上了教育科研培训的征途。培训的开篇,如同秋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既温柔又充满力量,它引领我重新审视教育这片广阔天地。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如同秋风中摇曳的枫叶,每一片都承载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方法,让我在赞叹之余,更多了几分探索的渴望。本次培训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9月25日-27日,第二阶段是10月23日-26日。
在培训的第一阶段,我有幸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俞冬伟老师在《基于逻辑思维的课题研究设计与成果梳理》中,让我认识到了运用逻辑思维来设计和评估教学活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鲁焕清老师在《红楼梦:以小见大的典范》中,用文学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科研。徐晓虹老师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职业幸福感》中,分享了如何通过积极心理学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对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闫艳老师在《教学反思与论文写作》中,强调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指导我们如何将反思转化为论文写作的素材。纪勇老师在《学校教科研主任的角色定位与功夫修炼》中,详细阐述了教科研主任的角色和职责,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的职责和方向。
在培训的第二阶段,我们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杭州,这里不仅有西湖的泼光粼粼,更有教科研专家的智慧光芒。陈永华老师在《科研强校的理路与教科研成果的凝练》中,分享了如何通过科研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林莉老师在《重新定义学习:学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中,探讨了学习理论的新进展。这让我思考如何将科研融入到小学教育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沈佳乐老师在《教科研的几个真相:理解与改善》中,揭示了教科研中的一些常见误区,并提供了改善的方法。缪华良老师在《高质量课程育人的学校行动》中,分享了如何通过课程来实现育人的目标,教师要关注课程的质量,确保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王曦老师在《以研究为引领教育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强调了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引领作用。这让我明白了,教育实践需要研究的指导,而研究也需要实践的检验。
二、科研路上的探索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不竭动力。这次的培训让我对教育科研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科研路上,我认为首先应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我们要努力吸收新的教育理论,思考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使之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工具。其次,我们还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尝试引入更多互动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和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在科研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课后的自我评价、同事间的相互观摩,以及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力求使每一堂课都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种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改进,可以让我们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最后,我认为科研不仅能让教师个人快速成长,也能带动整个教育团队共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研中来,大家一起研究教学问题,分享教学资源,共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科研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每一次的困难和挑战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始终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去捕捉教育实践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就像是在秋天的田野上寻找成熟的果实,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
三、秋收冬藏的反思
这次秋天进行的教育科研培训,不仅让我在专业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洗礼。当培训接近尾声,我站在秋日的余晖中,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我意识到,教育科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正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为冬天储藏能量的时刻,我将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化作推动自己教育科研事业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教育科研的初心与使命。
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