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幼儿园:
鄞州区2024年家校合作论文评选活动已结束,14篇论文在宁波市2024年家校合作论文评比中获奖(获奖名单见附件1),不参加区内评比。经评审,共评出鄞州区家校合作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1篇(获奖名单见附件2)。现将评比结果予以公布。
鄞州区教科室
2024年6月14日
附件1:宁波市家校合作论文鄞州区获奖名单
一等奖
序号 | 标题 | 作者 | 工作单位 |
1 | 成长共同体:构建高质量亲子沟通心育样态 | 符亚文 赵婧而 |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
二等奖
序号 | 标题 | 作者 | 工作单位 |
1 | 成长不缺席 “父”出多一点 ——以“父亲行动”培养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 | 陈春维 | 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中心幼儿园 |
2 | 实践“笔•迹”家校合作项目,引育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 | 陈跃旭、程里 | 宁波市荷花庄小学 |
3 | “融教育”导向的幼小衔接“1+3+N”模式初探 | 王敏霞 | 宁波市曙光小学 |
4 |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的家校协同策略 | 徐梦巧 | 宁波市鄞州区东湖小学 |
5 | 把握“家庭变量”,家校协奏共鸣 ——以农村小学中段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为例 | 徐昕帆 | 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贵玉小学 |
6 | 手拉手亲子共进,心连心家校合力——学生任务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协作能力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学校指导 | 朱诚颖 |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初级中学 |
三等奖
序号 | 标题 | 作者 | 工作单位 |
1 | 指向交往能力培养的家校协同创新性策略探究——以小学低学段为例 | 李赟泓 | 宁波市鄞州区下应中心小学 |
2 | 家园携手,改善幼儿“畏难”情绪 | 朱益佩 |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心幼儿园 |
3 | 促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校家社协同路径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实践探索 | 朱英英 | 宁波市鄞州区朝晖实验学校 |
4 | 家长书房:构建家校阅读共育新生态 | 应璐 |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 |
5 | 家校合作视域下初中生共情能力培养的取向、原则与策略 | 唐莉莉 |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
6 | 促进中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 陈嘉璐 | 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中心初级中学 |
7 |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策略初探 | 潘晓芬 | 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 |
附件2:鄞州区家校合作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序号 | 标题 | 作者 | 工作单位 |
1 | “家道”研究院的行与思——新时期家校协同共建育人新生态的探索与尝试 | 胡蓉芳 | 宁波市镇安小学 |
2 | 同频共振:把脉家校合作中的“应为”与“可为” | 朱佳敏 | 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小学 |
3 | 激活家校双引擎,赋能共育新实践 | 周清清、竺则烨 | 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 |
4 | 家校携手,亲子志愿路上共成长 | 汪风峰 | 鄞州区钟公庙实验小学 |
5 | 显微镜下的“牛顿摆”育人模式之窨井挖掘案 | 徐珂 | 鄞州第二实验中学 |
二等奖
序号 | 标题 | 作者 | 工作单位 |
1 | “乘风破浪的爷爷奶奶”开发与实践研究 | 潘修妃 | 鄞州区潘火街道中心幼儿园 |
2 | 低年级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 邬瑾旖 | 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3 | 数字化家园共评促幼儿入园适应策略研究 | 傅愈 | 鄞州区江东中心幼儿园 |
4 | 共育共融:家校社协同合作下的学生劳动任务能力培养 ——以编写劳动主题班刊为例 | 陈嘉怡 | 宁波市曙光中学 |
5 | 巧借家长力,共育结硕果——幼儿园拜师授业•家长客串活动的探索 | 周艳 | 鄞州区姜山镇狮山幼儿园 |
6 | 三走向,三创想 ——在家园共育中促幼儿情绪控制发展的策略探索 | 秦尔蔓 | 鄞州区邱隘镇上湖幼儿园 |
7 | 探索家园深度共育下父亲主体角色的赋能转变 | 陈虹萍 | 鄞州区钟公庙街道金地幼儿园 |
8 | 你的温情电量告急——电子依赖到高质量陪伴的亲子充电路 | 高郁婷 | 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
9 | 亲子共读亲近阅读 | 俞璐 | 宁波市东柳小学 |
10 | “点·线·面·体” ——针对“新生家长分离焦虑”问题的实践研究 | 董倩倩 | 鄞州区宝韵荣安幼儿园 |
三等奖
序号 | 标题 | 作者 | 工作单位 |
1 | 《拨开“自卑”的阴霾,让阳光照进心田》 | 张黎丽 | 鄞州区瞻岐镇中心小学 |
2 | 三微路径:聚焦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园共育新样态 | 王薇 | 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 |
3 | 家校携手,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探究与实践 | 孙雪 | 鄞州区云龙镇中心初级中学 |
4 | 家园社协同,点燃外来务工家庭教育新引擎 | 陈佳叶 | 鄞州区东钱湖镇实验幼儿园 |
5 | 亲子阅读俱乐部与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 杜琪能 | 鄞州区中河街道宋诏桥初级中学 |
6 | 深耕美育沃土 携手向美而行 | 陆妤 | 鄞州区东吴镇中心小学 |
7 | 基于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 | 孙丹丹 | 宁波市李惠利小学 |
8 | 悦亲子共成长——亲子成长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 | 黄燕儿 | 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
9 | 以“星”织半径,共绘同心圆 ——浅谈家园共育影响下自闭儿童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 | 孔晶晶 | 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实验幼儿园 |
10 | 家园协同: “浸润式”感恩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 罗建丽 | 宁波市新城第一幼儿园 |
11 | 农村小学社会情感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家校共育“三阶三立”模式为例 | 周秋艳 | 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小学 |
12 | “萌爸驾到”父亲参与的新篇章 | 严佳兴 | 鄞州区中河街道金湾华庭幼儿园 |
13 | 五式为径,以育促行: “家园任务书”提升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 王沈美 | 鄞州区中河街道彩虹幼儿园 |
14 | 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 和家校合作的方法研究 | 朱丽瑾 | 鄞州区惠风书院 |
15 | 育情感“智力”之花悟协作“沟通”之力浅谈五大维度之协作能力在家校沟通中的策略 | 余敏 | 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 |
16 | 循“绪”渐进:家校共育提升儿童同伴交往力 | 陈叶 | 宁波市黄鹂小学 |
17 | 绿色童心 家园同行——对大班幼儿实施家园一体化环保教育的探究 | 张萍 | 宁波市第三幼儿园 |
18 | 改革家长学校分层满足需求,促家园共进 | 朱维雅龚文君 | 鄞州区卓乐幼儿园 |
19 | 融“家”·合“社”——“三维联动”提升幼儿社会与情感能力 | 李栩 | 鄞州区滨海幼儿园 |
20 | 家校社合力打造“农耕生活” | 应丹娜 | 鄞州区李关弟中学 |
21 | 家校共育,携手同行 ——浅谈“主题式”家长助教活动的实践研究 | 王丽娜 | 鄞州区姜山镇小城春秋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