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校、幼儿园: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理念,为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第八届长三角家校合作交流会的主题——践行“三个注重”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经研究,决定举行2025年鄞州区家校合作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主题:践行“三个注重”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提出“三个注重”重要理念。今年2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是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持续重视和深入推进。
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塑造、价值观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影响深远。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优良的家风不仅能促进家庭的和睦兴盛,更能为社会风气的改善注入正能量。在新时代背景下,“三个注重”为解决家庭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校家社协同育人,《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政策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职责定位与协调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进一步推出,又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实施路径。在此双重背景下,本届论文主题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旨在从家庭建设、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文化传承等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将家庭的教育功能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和有效路径。
围绕论文主题提供一些研究议题,供作者参考写作:
1.学校推进家庭文化建设(学习型家庭等)的路径与策略
2.以家长学校(或主题活动)等推动家风建设的学校实践
3.节日活动中的家风传承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4.家风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
5.传统家风(如孝道、勤俭)融入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
6.家风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或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7.家风建设与学校德育的融合路径
8.“注重家教”背景下家长学校的创新设计与实施
9.学校构建“教联体”的难点与解决路径
10.区域或学校“教联体”构建的创新案例
11.家校协同设计与实施亲子作业
12.家风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路径
13.家风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机制
作者可立足实际,不拘泥于现有议题,提出新思路,写出新观点。论文倡导“实践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可以是经验总结,也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类的论文避免拼凑式、工作汇报式。论文不求面面俱到,鼓励介绍某一方面的创新做法和特色经验。
二、撰写要求
论文力求结合教育实践,避免教育原则叙述和抽象思辨,写作类型可参考如下:
1.经验总结类:建议可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逻辑进程切入,阐明创新做法。
2.调查报告类:建议重点叙述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工作改进建议。
3.研究报告类:建议重点叙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三、论文要求
1.字数要求:论文限5000 字以内,摘要 200-300 字,关键词 3-5 个。
2.论文杜绝抄袭,须未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公开发表,也未公开获过省级以上奖项。
3.文稿格式
标题:主标题采用二号黑体粗体,居中,一般不超过20 字;副标题采用三号仿宋体加粗。
摘要:采用五号楷体。
关键词:采用五号楷体,以“;”间隔。
正文:采用五号宋体;一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居中,以一、二、三、…排序;二级标题采用五号宋体,(一)(二)(三)排序。
插件:插图采用六号宋体,图序、图题放于图下;表格采用六号宋体,表序、表题放于表的正上方。
参考文献:采用小五号宋体,用方括号加数字编序;“参考文献”字样采取五号黑体。
在论文首页右上角标明论文体裁:经验总结、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或一般论文。
四、其他事项:
1.集团学校(幼儿园)限报2篇,其他各学校(幼儿园)限报1篇,以校(园)为单位在鄞州教育科研管理平台上申报,平台将于2025年4月8日下午3点关闭。
2.电子稿上传至“鄞州教育-应用平台-科研项目—评比管理—论文评比”,正文中不能出现单位、作者等信息。
3.区教科室负责审核,并择优推荐30篇送市参评(时间、方法另行通知)。
联系人:洪老师,665094
鄞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