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2025年鄞州区“经历:化知识成素养”论文评选的通知

甬鄞教科〔2025〕9号

作者:鄞州区教科室   日期:2025-03-18   来源:鄞州教育网

各学校、幼儿园:

坚持素养导向,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义,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经历”是素养生成的重要途径,是“死知识”变成“活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支点。

为汇集智慧,激发创新,配合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等联合举办2025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经历:化知识成素养”征文活动和宁波市“经历:化知识成素养”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诠释

经历是素养生成的载体。素养导向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化知识成素养是重点。但如何生成素养?政策与理论层面普遍认为要加强实践,强调做中学。实践的背后是经历,其逻辑是在经历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具体来讲:立足经历,借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学以致用的实用过程使学习与自身经验、生活世界联结起来;促进转化,通过经历实现理解,通过经历实现迁移,使“死知识”变成“活知识”,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生成。

重视经历,在教育上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情境性、探究性、体验性,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并重,提倡学科实践、情境教学、实验教学,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等。写作上要关注两点:一是在过程中要体现经历,凸显通过一定形式让学生经过某件事,获得某种体验;二是在结果上要呈现素养生成的情况,凸显学生通过经历所获得的成长。

二、选材范围

--课程建设。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路径与策略为学生提供经历的机会,促使学科素养落地。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根据校情生情开发丰富学生经历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变革。通过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整体教学 情境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凸显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学以致用过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探索基于经历的素养课堂。

--活动与仪式。活动与仪式是丰富学生经历、产生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结合统一规定或自主开发的活动与仪式等,加强教育设计,加深学生参与,突出引领与成长。

--评价改革。凸显经历在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在课程评价、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中,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表现性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案例与经验。

--社会资源。为了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强调在过程中形成素养,区域或学校利用场馆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基地,形成典型案例和有效经验。

三、注意事项

1.文体:文体不拘,可以是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叙事性案例、经验总结等各种表述形式。

2.篇幅:一般以5000字左右为宜,未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或其他省市相关评审中获奖。严禁抄袭(所有获奖论文都要进行网上查重)。

3.参评对象。中小幼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

4.文本设置要求:A4纸,宋体,标题小三号字,正文小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4磅。

5.申报数额方式:集团学校(幼儿园)限报2篇,其他各学校(幼儿园)限报1篇,以校(园)为单位在鄞州教育科研管理平台上申报,平台开放时间为4月15日--4月18日(下午3点平台系统自动关闭)。

6. 本次论文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择优推荐参加2025年宁波市“经历:化知识成素养”论文评选。参加市赛的优秀论文需要在市科研平台上传申报,具体名单和上传办法另行通知。

联系人:周老师,680155。


鄞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