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信息 >> 本地信息

浙江省学校“课程育人”专题研讨会在鄞州区镇安小学、宁波市第七中学召开

作者:宁波市镇安小学沈也辉   发布时间:2019-12-06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12月4日至6日,浙江省学校“课程育人”专题研讨会和省教研室德育课程有效实施研究子课题中期研讨会在宁波市鄞州区镇安小学、宁波市第七中学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浙江省教研室课程部主任钱万军、副主任李荆;宁波市教研室主任周千红、书记丁耀方;鄞州区教育局书记杨飞华、副局长王耀鹤等领导专家莅临指导,全省各地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德育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书记、德育主任、班主任等近240多位与会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12月4日下午,省教研室德育课程有效实施研究子课题中期研讨会4日下午在宁波市镇安小学进行,柯孔标主任和李荆老师莅临指导。

  5日、6日召开的是浙江省学校“课程育人”专题研讨会。开幕式上,鄞州区教育局书记杨飞华首先讲话,鄞州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根据区域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三重五育六会”的鄞州德育模式,引导教育向更深处漫溯。”基于这一育人模式,杨飞华书记详细介绍了近年鄞州区德育教学队伍的建设进展及育人载体的优化过程。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千红到会致辞,为今后我省的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言明重点,指明方向。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在讲话中对宁波、鄞州的德育课程建设和育人体系构建给予高度肯定,也简要对本次大会提出几点要求。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为大会作了《德育如何迎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的精彩讲座。檀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教育具有个人、社会、教育等各个层面的特殊意味”,以生动鲜活的案例阐述“物质丰裕时代对于道德教育的挑战”这一具有前瞻性的道德教育问题。

  5日中午,与会老师参观镇安小学“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而读书”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及校园文化。古色古香、的“校园十景”韵味十足、美不胜收,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精彩纷呈、趣味横生,灵动活泼的小义工讲解员热情知礼、妙语连珠。

  5日下午的活动分成两个分会场。主要有课堂展示,学校德育课程实践汇报,专家点评三个议程。镇安小学的分会场围绕“诚信”主题,从国家基础课程《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和镇安小学《养正毓德》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这两个角度作了课堂展示,分别由鄞州区东南小学吴敏敏老师和镇安小学赵幼芳老师执教。课后,宁波市镇安小学校长顾秋红作了《培根铸魂 毓德树人——养正毓德课程群的构建和实施》的报告,顾校长从“以文化毓德,打亮学生精神底色,以课程启德,夯实立德树人基础,以评价促德,引领学生正向生长”这三方面阐述“德育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德育课程的贯彻落实下,学校的德育成效硕果累累,师生的成长与进步更是令人欣喜!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翔云校区执行校长陈佳美和杭州市拱宸桥小学郁明校长也分别作报告。

  浙江省小学道德与法制教研员邬冬星老师结合三个大会报告就“如何把握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主题德育课程这三方面的关系”作了精彩的点评,通过《诚信》教学课例,解析了国家课程设计的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强调了学生要加强实践体验,直面现实生活,做真实的德育课。

  宁波市第七中学的分会场上,鄞州外国语中学的陈硕和来自第七中学的徐丽娜老师同步呈现了两堂精彩的德育课堂。宁波市第七中学校长崔景刚、慈溪阳光实验学校校长施国柱、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教研员王艺作报告,浙江省教研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楼江红作细致深入地点评和总结。

  6日上午大会继续学校德育课程实践工作的分享,由邬冬星老师主持。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黄又绿校长、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王云飞、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校长余香明作相关报告。

  最后,浙江省教育厅教科室副主任柯孔标为大会做总结发言。柯主任从“德育进入新时代”、“课程育人的新共识”、“课程育人的新问题”三个角度全面深入地总结本次研讨会,同时高瞻远瞩地为接下去的“课程育人”工作指明道路。柯主任指出:“各地区、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将德育工作抓牢、做实,为整个教育工作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DSC02358.JPG

DSC02669.JPG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