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鄞州区在第一轮初中强校工程的基础上,实施新一轮初中强校工程,持续打造轻负高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发展均衡的初中教育形态,获评“宁波市加快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改革实践标志性成果”。
一、深化改革,提升初中办学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深化区域课程改革、加强拓展性课程建设、推进“生动课堂”教学改革等举措,切实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已组建6个联盟式初中教育集团,探索建立了城乡学校协同发展、一体共赢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方在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交流、办学资源等方面展开了深度融合、紧密共享,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提高。
二、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将基础教育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全面育人、综合育人。全面推进“1+X”导师制,成立德育与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家长学院、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促进中心和心理健康促进中心,设立“健康成长护航工程”基金,依托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省艺术教育实验区、省研学旅行试点区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优化师资,打造初中教育铁军。依托“初中校长学习共同体”“三名培养工程”等载体,借助沪杭等地优质资源,助力校长、骨干教师及班主任成长。通过高端培训、师徒结对、校本研训等措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着力打造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全面推进教师“区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更加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近五年,已自主培养初中正高级教师10人、省特级教师4人、市名师11人、市学科骨干教师29人、省教坛新秀11人,2名教师入选甬城教育名家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