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廉政建设高风险岗位,财务审核、基建建设和后勤服务管理一直备受瞩目。区教育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筑起制度的“铁墙铜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营造清朗正气的政治生态。
一、狠抓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严防“钱袋蛀虫”。落实财务手续的全过程监管,系紧政府的“钱袋子”。一是把好预算源头关。对区政府投资计划项目精打细算,落实“无预算不支出”要求,严格按批复的预算安排收支。二是把好内控过程关。严格收支、采购、合同等内控管理,在审核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合规,签字手续是否齐全等基础上,对教育系统重要经济业务、支付对象等予以重点关注、监测。三是把好使用监管关。构建“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单向透明”的教育财务一体化监管平台,形成“一个中心、两套体系、三大应用”的管理应用场景,即教育财务基础大数据中心、业务规范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与兼容学校行政财务、食堂财务、工会财务三大应用,实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二、狠抓基建管理制度建设,严防“关系害虫”。防止以权干法,就需要筑牢基础,让制度更加完备。一是完善小微基建项目管理机制。制定《10万以下微型基建项目操作办法(建议稿)》,对前期管理、施工管理和验收结算收尾程序做了具体规定,弥补小微基建项目管理制度的空白。二是优化配套幼儿园建设机制。构建“一协议两要求”管理制度,即《鄞州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监管协议》、《宁波市鄞州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要求(试行)》与《区属小区配套幼儿园接收相关要求》,规范幼儿园的配建标准,简化程序,提高行政效能。三是修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学前教育、社区教育、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系统修订和完善,防微杜渐,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三、狠抓服务考核制度建设,严防“怠工懒虫”。跟踪后勤服务机构的后期服务质量,建立细化严格的约束和退出机制,督促企业不断提高配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建立负面清单。对产品不合格的服务机构拉入黑名单,一定时间内不得申请重新加入入围单位招投标。二是建立惩罚机制。如厨房配送和校服质量,一年内同一学校有效投诉3次,配送企业停止供应一年,同一配送企业被区域内学校有效投诉5次则停止配送资格一年。三是建立一票否决制度。如遇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或者造成社会重大负面影响或导致教育部门被扣分的,立即取消其服务资格,并禁止其参加下一轮招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