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鄞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坚持“四大变革”,推进“四制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合格率、优良率稳步提升,合格率从2018年的97%提升到2021年的98.6%,优良率从2018年的55%提升到2021年的77.5%。2021年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鄞州区成绩名列全市第一。
一、教学变革,创新体育运行机制
一是优化体育工作规范。鄞州区教育局研究制定了《鄞州区学校体育工作规范指南》,从“课堂教学、体育教研、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十方面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例如课堂教学规范方面,对中小学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系统性、结构性开展教学,如大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项目化运动技能教学;严格规范课堂教学结构,即10分钟准备与放松活动+20分钟结构化运动技能学练及比赛+10分钟体能训练;做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结合学校体育特色运动项目,以校本课程为依据合理开展教学指导、训练;根据学校场地、师资等情况,统筹学段体育课实行走班教学。三是强化体育引领工作。鄞州区教育局每年选定学校体育工作1-2个方面内容予以重点强化和规范。着力推进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规范,规定中小学每天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内容上与体育课教学相衔接。组织开展鄞州区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展示,并将优秀案例在鄞州教育微信公众号、潮声体育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进行推介展示,收到良好效果。
二、载体变革,创新特色培育机制
一是以校园足球为示范引领。鄞州区于2018年创建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结合试点区工作任务,以校园足球为示范引领,大力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建设,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实现校校有体育特色项目。二是以错位发展为培育导向。在特色体育项目设置上注重同一片区内小学、初中有效衔接,有条件的向幼儿园延伸,并积极与高中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衔接,形成联动发展、学段衔接的片区体育特色项目品牌。目前,全区78所中小学中获得省级以上体育特色学校荣誉的学校有31所,约占学校总数的40%。其中,被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2所、足球特色学校19所、篮球特色学校4所、排球特色学校1所、科技体育传统校2所。另有市级传校训练点26所。三是以人才培养为重要支撑。通过协作教研、送教互帮、专项培训、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带徒等举措,加强师资培训,组织分层考核、技能比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全区体育教师中现有2名省特级教师、1名市名师、6名市骨干教师,2名区名师,43名区骨干教师。
三、模式变革,创新阳光训竞机制
一是推行“全员参与”的运动会模式。改变原来“少数人参与大多数人观看”的比赛模式,将比赛内容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体质测试内容紧密结合,要求人人参与、人人竞技,从而把课堂教学和大课间的“学”“练”延伸为全员运动会的“赛”,逐步构建“学、练、评(赛)”一致性学校体育新形态。定期举办学生校园联赛和群体性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2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二是推行“百花齐放”的校园训练模式。各校根据各自的体育特色定位,开展专项体育竞赛训练。目前,全区中小学共有田径、足球、篮球、健美操等项目教练员490名。各校普遍开展田径业余训练;开展足球业余训练的有44所;开展篮球业余训练的有42所;开展健美操教学训练的21所;开展乒乓球业余训练的有14所;还有21所学校开展了羽毛球、网球、击剑、游泳、攀岩、射击、跆拳道、皮划艇、武术、棋类等项目的业余训练。三是推行“1+4+X”体育项目竞赛模式。全区中小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与体育部门共同举办,每年举办“1+4+X”体育项目竞赛活动。“1”即田径运动会,“4”即足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四大联赛,“X”即游泳、羽毛球、网球、击剑、棋类、轮滑、攀岩等项目竞赛。经过竞赛选拔、层层培育,2018年以来,鄞州区在省教育厅举办的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四大联赛中成绩优异。比如,姜山镇中学连续四年获省足球联赛初中男子超级组前四名,2次荣获第一名;江东中心小学获2019年省足球联赛小学男子乙组第一名,2020年省足球联赛小学男子乙组第四名,2022年省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第二名。
四、流程变革,创新健康监测机制
一是加强全方位体质健康教育。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健全并落实校园体质健康教育自查自纠制度。二是加强全环节日常随机抽测。每年定期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全区中小学开展一次随机抽测,抽测对象为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各一个班。监测工作组将抽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以学校为单位公布监测结果,并将结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年度考核,对有显著提升的学校予以褒奖,对排名靠后的学校校长进行约谈。三是加强全覆盖体质健康监测。根据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鄞州区体育素养监测办法》,每年下半年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将测试数据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