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信息 >> 媒体聚焦

[宁波晚报]“15后”眼中的清明节是什么属性?

作者:宁波晚报   发布时间:2019-04-02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说起清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祭祖和扫墓。那么,在“15后”小朋友的理解中,清明又会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

  昨天,鄞州区锦苑社区和宁波市第三幼儿园锦苑园的孩子们来了一场关于清明的对话。


  清明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放风筝


  “清明假期,你一般会怎么过啊?”“在家里,天气好的时候会去外面玩。”

  “那都玩些什么?”“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放风筝。”

  “为什么会去放风筝?”“因为天气好,天气好的话,风大。”

  “那你觉得清明节好玩吗?”“好玩。”

  上述问答来自宁波市第三幼儿园锦苑园徐老师与上小班的“小苹果”和轩轩的对话。0~4岁的孩子,还没有“死亡”概念,不过,对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件事,却能牢牢记在心上。因此,在他们眼中,清明是个有趣的节日。

  徐老师建议,家长在带孩子放风筝时,可适当普及一些关于清明的传统习俗。


  清明就是特别漂亮的花花草草


  “你清明怎么过的?”“每年清明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带我去扫墓。”

  “扫墓过程中,你都看到些什么?”“我会路过浙东大竹海,那里有很多竹子,有些刚刚长出来,有些长得比我人还高。”“我看到有山,山上有很多树,还有很漂亮的红花。”

  上述问答来自徐老师与已经念大班的晗晗和宸宸的对话。4~7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大概能明白死亡是怎么回事,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身上。因此,在祭扫途中,他们关注最多的是美丽的风景。

  徐老师建议,尽管清明是个祭扫的节日,但在过去,人们也曾以清明为“踏青节”。当然,如果孩子问及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也要坦然回答,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一件正常的事,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经历。


  清明就是吃绿色的“包子”


  “清明节你们都吃什么呀?”“我知道,吃绿色的‘包子’。”

  “那不是包子哦,那叫青团。还有别的吗?”“软软的麻糍。”

  “哪个小朋友知道青团怎么做呀?”“是揉出来的。”

  “那大家猜猜看,青团为什么是绿色的?”“因为里面有草。”

  上述问答来自徐老师与上小班的“小苹果”和“石头”的对话。中秋吃月饼,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专属的小吃。不过,眼下传统小吃多“不讨喜”,孩子们对此多是一知半解。

  徐老师建议,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一次青团。

  青团也被叫做“清明果”,是清明节前江南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做或者要吃的一种食物,同时也用来扫墓时祭奠先人。

  青团是用加了艾叶汁的面粉揉捏而成,具有独特的香气,也是属于清明的特别味道。

  《宁波晚报》2019年04月02日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9-04/02/content_1158809.htm?div=-1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