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标准”,显于班本
作者:谢倩 发布时间:2019-03-13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保教指南》精神,推进课程园本化理念,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温馨快乐且有特色的游戏环境,3月11日中午,中河街道彩虹幼儿园的全体教师开展了“班级环境创设”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理论学习与班级观摩两部分。理论学习中,老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图片欣赏等形式,结合班级“儿童剧”特色,围绕区域材料投放、主题墙创设、自然角设置等方面展开研讨。例如:在“班级公约”制定上,根据幼儿的需求、兴趣进行内容的选择,通过师幼共同商议决定,让幼儿自主完成设计、创作、张贴等工作,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在规范环境创设的基础上,延伸出班级特色活动,体现了“一班一品”的班级环境。同时老师们认识到,要以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进一步完善和创设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的,把环境交给孩子,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在班级观摩中,老师们带着欣赏与学习的心态走进了每个班级,对幼儿园各班的主题墙、作品栏、区域环境等进行了观摩,并认真聆听各班老师对本班环境创设意图的讲解。“桃乐丝部落”充满童趣,孩子们的痕迹一览无遗;“精灵之家”利用废旧材料创意装饰,幼儿个性作品丰富多元;还有的主题墙布置和整体环境布置色系协调,富有美感,令人心旷神怡,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欣赏。教师们遵循“从幼儿角度出发,为幼儿服务”的原则,紧密结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凸现班级特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合理布置环境创设,使每班的环境创设都会与孩子对话。
此次专题研讨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师在环境创设上的创新能力,也让教师了解了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再是以往那样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更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手工劳动了,而是深刻感受到主题墙、区域创设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