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4月2日上午,下应街道中心幼儿园(洋江园)大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以“春的思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老师们以诗人艾青的《春》为引,结合制作青团、诵读诗歌等互动体验,带领幼儿在诗意与烟火气中感受清明的文化内涵。
活动伊始,孩子们通过动画视频认识了诗人艾青,并模仿他笔下的“春天来了,龙华的桃花开了”朗诵诗句。当老师提问“春天可以用什么味道记住”时,孩子们纷纷抢答:“花香!”“青草味!”以此为契机,老师们端出碧绿的青团,引出清明“以食寄情”的习俗:“原来艾青的名字里也有‘青’,就像清明时节的青团,藏着我们对春天的想念。”
紧接着进入食育环节,孩子们摘艾草、洗艾草,将艾草汁融入糯米粉,学着搓圆、包馅。艺艺小朋友举着沾满面粉的手说:“我的青团是豆沙馅的,要送给外婆,她说这是‘春天的味道’!”活动中,老师们还巧妙融入科学小知识:“为什么艾草是绿色的?因为它有叶绿素,就像小朋友画的春天一样。”
活动尾声,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青团装入竹篮,附上写给已逝亲人的“一句话思念”卡片,让节日教育充满温情。在活动中,传统文化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孩子手中的青团、口中的诗歌,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童年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