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碶小学:“手搓” 迷你博物馆致敬劳动者

以劳动实践践行 “强国有我” 誓言

作者:徐雨燕 姚继彬   日期:2025-04-28   来源:鄞州教育网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宁波市四眼碶小学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独具匠心的“手搓迷你博物馆” 劳动实践活动,以此向广大劳动者致敬,在实践中体悟劳动价值,践行 “强国有我” 的时代誓言。

变废为宝,打造包装盒中的知识殿堂

踏入展区,一座由电视机包装盒精心改造而成的“博物馆” 瞬间抓住众人目光。孩子们凭借奇思妙想,将包装盒巧妙分割为 “岩石科普区”“中国玩石展示区” 等多个功能板块。展区内设有定制的木桩底座,配上精心调试的微型照明灯,每件展品旁还放置着手写的详细说明卡片,尽显用心。

收集来的各类特色岩石标本有序陈列,卡片上清晰标注着岩石种类、产地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岩石科普区” 张贴着一幅幅色彩鲜艳、笔触稚嫩却生动形象的手绘科普画,有的呈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奇妙过程,有的还原火山活动时的震撼场景,让岩石的 “前世今生” 跃然眼前。“中国玩石展示区” 以一幅中国地图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各地特色玩石的照片,带领参观者开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赏石文化之旅。

项目式学习,开启劳动中的大科学探索

这场创意满满的劳动实践,实则是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大科学教育” 项目。从最初在校园周边及公园等地收集岩石材料,到严谨细致地整理标本,再到展厅设计时对空间布局、光影效果的反复考量,孩子们在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步步深入学习地质学中岩石分类等专业知识。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深刻理解‘劳动创造科学,科学服务生活’的真谛。

致敬劳动者,于实践中传承劳动精神

当“博物馆” 正式 “开馆”,孩子们纷纷化身专业的 “小小讲解员”,热情地向来参观的同学讲述每件展品背后的“劳动故事”。他们讲述地质工作者如何翻山越岭探寻岩石奥秘,科学家如何将石头“变”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隔热、耐温、防火领域。一位四年级的同学感慨道:“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像刘嘉麒院士爷爷一样,在生活中勇于创新创造。”

通过“自然材料收集 — 创意加工 — 科普展示” 这一完整流程,引导学生在亲近自然、动手实操的过程中,深深厚植劳动情怀。正如徐老师在活动总结时所言:“这座小小的博物馆,不仅是孩子们向劳动者致敬的‘微型窗口’,更是他们深刻领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宝贵‘成长课堂’。”

DSC029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