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介绍
鄞州区青少年车辆模型联赛创建于2007年,是鄞州区青少年科技联赛最早实施的项目,过去15年,已为我区培养出上千名车辆模型科技特长学生。
二、比赛项目
室内赛:1/22烈风电动遥控车
室外赛:1/10TT01电动遥控车、1/18雷虎越野车
三、赛程安排
场次 | 时间 | 项目 | 比赛地点 |
1 | 3月17日 | TT01、雷虎 | 邱隘实验小学 |
2 | 4月12日 | 烈风 | 宋诏桥小学 |
3 | 6月2日 | TT01、雷虎 | 惠风书院 |
4 | 6月10日 | 烈风 | 镇安小学 |
5 | 9月23日 | TT01、雷虎 | 咸祥中心小学 |
6 | 10月19日 | 烈风 | 塘溪中心小学 |
7 | 11月18日 | TT01、雷虎 | 江东中心小学(华光) |
8 | 12月21日 | 烈风 | 东湖小学 |
四、报名及录取
1.报名参赛以学生组队形式进行,每所学校只能报一队,每队最多可报8名学生,其中男生或女生最多5名。
2.每站比赛前4名车手可分获7分、5分、4分、3分的积分,其余分站获奖选手获得2分、1分的积分,并由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评出一、二、三等奖,现场(或下一站赛)颁奖;分站赛及最后总决赛结束后,积分多的车手将纳入区科技夏令营评奖文件、颁奖;同时积分多的车队将评年度最佳车队团体奖。
3.为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该项目,同时激励高水平的选手向更高的竞赛平台努力,经联赛筹备会议讨论通过:从今年起,凡是在这三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冠军次数累计达到3次的学生,允许其继续参赛,但不再进行个人评奖及团体奖项的积分累计。
五、竞赛规则
1.比赛一般进行2轮 (具体视当日天气情况及参赛人数),取最好的1轮作为最终成绩;
2.比赛分组进行,分组每组最多10人。
3、竞赛过程按事先编排的时间顺序进行检录、审核及竞赛,规定时间未到的运动员,该轮视为弃权。
4.竞赛中禁止车辆之间发生任何形式的碰撞,选手有义务避免车辆发生任何碰撞。如某位选手因碰撞而获得优势,应主动或在裁判提示后让出优势,如在裁判提醒后仍没有让出其所获得的优势,则将视情形受到相应处罚,如发生恶意制造碰撞的选手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竞赛中被套圈的车辆应主动避让快车,不得有阻碍快车超车的动作,在裁判发出提醒后,被套圈车辆应在3个弯道内让快车通过,违者将视情节轻重将给以处罚。
6.在竞赛时间内,违规的选手将会依照情节轻重接受通过维修站、进维修站罚停5~10秒、扣圈或取消该轮比赛成绩等处罚。如处罚在竞赛时间内没有完成,将在该轮比赛后追加罚时5~10秒、扣圈或取消该轮比赛成绩等处罚。选手在接受处罚后应在2圈内完成处罚,如不及时完成处罚,将会受到追加的处罚。
六、外场赛道示意图
七、各单项器材规定(技术标准)
(一)TT01(1/10电动轴车)
1、车辆必须为轴传动结构,具有四轮独立悬挂,必须使用原装塑料底盘并不得改装,A臂必须为塑胶材质,车辆其他改装件不得使用碳纤维材料。(可使用TT01、TT02等车型)
2、马达:限用白皮540级有刷马达。
3、电子调速器:限用有刷调速器。
4、轮胎:限用橡胶轮胎。
5、电池:限用镍氢电池(7.2V)。
6、车壳:使用195mm以下四门房车车壳,品牌不限。按照原厂标线裁剪,除车壳柱、天线和感应器开孔外不得额外开孔,可使用一个尾翼并安装于车壳后部原标线位置,尾翼不得高过车顶。
7.比赛在封闭的赛道上进行,赛道线路为“M”形,车辆依次经过障碍标志,如有漏标必须立即补标,否则该圈将不计入成绩。
(二)雷虎越野车(1/18电动越野车)
1.限用赛会指定的雷虎1/18电动四驱越野车。
2.马达、电子调速器、轮胎、电池、车壳、舵机、遥控器须使用原厂设备,不得更换。
3.为更好识别自己的模型,允许对原厂车壳进行喷漆处理。
4.赛道线路与TT01相同。
(三)中天烈风车(1/22电动拉力车)
1.限用中天1/22电动拉力遥控车。
2.马达、电子调速器、轮胎、电池、车壳、舵机、遥控器须使用原厂设备,不得更换。
3.为更好识别自己的模型,允许对原厂车壳进行喷漆处理。
4.比赛在专用赛道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