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机器人大赛有感
作者:雅戈尔小学 602班 郑天乐 发布时间:2014-12-16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以五年级学生的视角,观摩了一场紧张的机器人比赛。现在,是我站在同样的地方了。回想起这个学期的辛苦训练。如今所有的汗水,就看这场比赛,会不会变得有价值了。
清晨,还没到7:30,我们雅戈尔小学的两支队伍四个人已经在比赛地——华茂外国语学校待命了。在浓浓的雾气中,传来我们和机器人老师徐老师探讨策略的声音。约莫8:00,我们四人斗志昂扬地走进赛场。
我和孙迪一组,我负责搭建机器,他负责编写程序。今年的比赛与往年不同,整个地图非常之大,约有一个乒乓球台那样,任务的种类之多,难度之大都使搭建和编程变得很费事。所以,经过重重练习的我还是有点儿小紧张。随着一声令下,两个小时的调试时间计时开始,我便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迅速抓起螺丝刀,开始把一块块精细的电路板按在机器的底座上,而孙迪也应对随机的地图,开始编程。
搭完底座,我又开始安装伺服马达,伺服马达共有六个,它们就是机器人的关节,可以灵活地抓取物品。但是它们对安装的定位要求很高,偏差丝毫就会使机器本身的参数与程序“打架”。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我小心翼翼地拧着螺帽。把电机马达电路板都安好后,就到了最难、最烦、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插线。即将伺服马达线接在主控板山;灰度,马达,寻迹卡的线接在主机上,再用两根线分别为主控板和主机供电。我一边努力回忆着训练时的情景——“黑线对准’g’,这个插在1号端口上;灰度在最顶上;马达1在中,2在右。。。。。。”
终于,经过半个小时左右,我把成品推到了孙迪面前,他也成功地编完了程序,便把程序载入机器,可是机器在我们让程序运行时却一动不动,一点反应也没有。“可能是程序没载进去吧!”我们连忙又载了一遍,可是机子还是没有动静,我们一下子有点慌了神,“快,我检查机子,你检查程序!”我提议道。我们又忙开了,可是——还是一切正常,我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地下载,忽然,我发现在下载跳出的“编译”对话窗口中,有一行“子程序参数不完整、87行”的小字。“噢!”我叫起来“孙迪,是因为这个!”我把87行的那程序指给他看。终于找着问题了!孙迪三下五除二把它改好,接下来的调试,就顺利多了。
两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真正的比赛终于开始了。第一个队伍的人捧着他们的机器走来,随着“开始”声,他的手指点了下去,裁判的表也按了下去,——可是,他的机器没动,再按,也还是不动。“零分!”裁判员转过身对另一名裁判说。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悬起来——一定不要出差错啊!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队伍比完了,得分都没有超过400分。是叫到了我们,孙迪捧着机子,按下了运行键,机器就开始沿着黑线动起来,拣色块、走模块、扔石头、推水管。。。。。。一切进行地似乎都很顺利,只出现了一两次失误,并不像前面选手走得那么艰难,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时间到!”随着计时停止,裁判们开始计算分数,我也越来越紧张,“120,280,460,共计460分!”裁判在总分栏上写下了“460”。
460分?刚刚看到这个分数时,我的脑子里忽然一片空白。460分?460分!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460分!毫无争议的第一名!我此时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第一名!第一名啊!宁波市的第一名!
是的,我们得了第一名,这是我们和徐老师辛苦付出的回报!
(后记:12月13日我们参加了在台州仙居二中举行的浙江省机器人大赛,这次比赛中参赛的队伍很多,感触也很多,有一点要非常熟悉比赛规则,有时裁判会误判,我们就出现裁判误判减分的情况,我坚持说比赛规则中写着可以加分的,最后裁判又去核实后,又给我们加上了50分。这次我们是640分,比市赛进步了一些,大赛让我们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感谢徐老师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