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教育 >> 特色学校

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优秀科技示范学校——鄞州实验中学

作者:区少科协   发布时间:2012-02-22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鄞州实验中学是全区唯一一所区教育局直属的公立初中。在科技教育方面,学校先后荣获鄞州区科技示范学校、鄞州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宁波市科普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从办学始,该校始终把培养“整体素质高,活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品正学芳的初中学生作为办学的首要目标。三年来,学校实行了“综合导师制”、“自主学习制”,开设了“学力养成”课程、培元课程、个性特长课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学生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我校也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着重在培元课程、科普社团、信息竞赛三块内容开展科普工作。

    一、培元课程

    1.设计理念。

    课程育人,丰富的课程育人,课程就是教育关怀。讲座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固本培元”,学生的教育、学生的发展均宜从根本做起,故名“培元课程”。

    2.操作内容。

    (1)讲座进入课堂,与学校课程相结合。

    (2)以“广博”和“宽泛”的学科延伸知识讲座为基础,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解决、突破学科知识难点、创新点。

    (3)在初中三年中,以年段或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聆听40堂左右的名人讲学,时间定在周五下午。

    (4)讲座的内容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兴趣,拟定“菜单式”选择。其中,科学学科创新化,采用自然探索、科技创作专题。

    讲座形式为专家主讲、提问互动、现场讨论、师生争鸣。讲座主题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提供,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知识铺垫。展出文化长廊科普宣传画,以图配合各类讲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讲座内容;制作《鄞州实验中学“培元课程”系列讲座记录本》,要求学生听完讲座做好记录并对相关学科内容进行印证;讲座后围绕主题进行质疑、探讨,开展讲座“品评会”,作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开展以“听后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将优秀的文章编辑成《鄞州实验中学“培元课程”成果集》。

    目前,已经安排的科普类讲座有:

序号

讲座名称

主讲人

时间

1

卫星遥感就在你身边

中科院教授潘习哲

2008.09.21

2

亲近地球三极

中科院教授高登义

2008.10.25

3

寻找另外一个地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香涛

2009.01.17

4

未来空战与航空装备发展

空军指挥学院教授徐邦年

2009.01.18

5

是谁保护着我们的地球

中科院教授徐文耀

2009.07.01

6

生态文明与绿色生活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郭耕教授

2009.07.02

7

神奇的材料与高新技术

中科院教授王宇寰

2010.02.04

8

改变我们生活的生物科技

中科院教授孙万儒

2010.02.04

9

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

宁波科协主任宁兵

2010.03.26

    3.制度创新。

    (1)以“全”创新。将讲座系统化、规范化,与学校的全面课程制相结合,成为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归类于校本课程改革范畴)。

    (2)以“大”创新。讲座的主讲者全部邀请大家名流。

    (3)以“广”创新。走广泛吸取社会营养,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固本培元”式综合教育之路。

    (4)以“下”创新。即根据菜单式的讲座内容,以大多数学生的喜好邀请此领域的专家、教授开设讲座。

    二、科普社团

    1.创新与理念——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倡导 “自主学习制”教育理念在科技教育领域集中表现为要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力和科学素养。为此,学校确定了我校科技教育的教学目标: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体验探究学习。

    “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课程建设和我校已有的科技特色项目,在完善、创新上下功夫,将科技教育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我们逐步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基础型课程所占的比例,加大拓展型课程中的科技类课程比例,大力开展活动教学,实验型活动型家庭作业。由全校科学组教师组成的强大的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团队将在学校特色课程“个性特长课”中开展“科技活动课”供学生选择拓展型的科学课。课程主要以计划外科学实验为主,采用学生自选的菜单式课题将选择下一堂课的内容。每一期课将有近百个科技活动可供学生自主选择。

    2.健全的硬件设施

    课程的实现与完善广泛寄托于学校出具规模科技活动硬件设施。有理化生科学实验室12个,有几百种试剂药品和实验仪器。标本陈列室列几十余种剥制标本。更有目前最理想的拥有六边形实验台生化与物理实验室各一个。学校以优良绿化曾被评为宁波市园林单位,种植植物种类繁多,美化环境外还做为学生生物观测校园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建小型动植物生物角,并可利用天宫庄园等优秀社会资源做为生物科技教育基地。

    3.依托学生社团,广泛开展校内外科普活动与竞赛

    学生社团活动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建立有“牛顿学社”的科技兴趣小组可组织安排我校大型科技活动(如科技活动月、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展等)。

    学校的社团活动可结合课程化管理,聘请教师指导、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专门时间、学校拨经费给以支持。通过科技节活动,营造学校科技兴校氛围定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以学校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学生论坛等现代媒体形式,定期向全校师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介绍和科技创新理念的宣传。为学校师师间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研讨,师生间进行交流互动,生生间进行交流讨论提供了便利的空间。

    学校以科技、劳技大赛等各类科技活动为契机,推出科技创新高潮。在学校科技、劳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更是充分体会到,只有不断参与各类竞赛,才能锻炼我们的学生,并通过比赛的进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以各类科技活动为契机在全校掀起的科技创新高潮,即是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校科技教育成果检验与展示的一种重要形式。以鄞州区劳技大赛为例,它不仅是鄞州区中小学生的科学盛宴,也是我校的科技劳技嘉年华。

    三、信息竞赛

    1.信息学竞赛开展的意义

    教育在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寻求特色教育,那是教育的一种尝试、探索和创新。特色教育的形成,将会成为一个区域、一所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初中教育中的各项竞赛的取消,所剩的信息学竞赛将会是一个引人注目而竞争日趋激烈的学科竞赛。

    最大程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突出培养学生特长,是鄞州实验中学不断努力的方向。信息学奥赛要求学生有突出的数学基础、过强的实践能力、全面的基础知识、优秀的学习品质。经历信息学竞赛的学生由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品质的养成,不仅可以成为计算机人才,还可以朝多方面的高端学科发展。这些也都完全符合我校为培养整体素质好,活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学生而努力的办学目标。

    2.学校已取得的成绩

    在区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鄞州区全体信息学教师的通力合作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校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全国联赛NOIP2009)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1)2009年第十五届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

    一等奖4人:杜瑜皓全省第19名、张煜皓、王涛、石力铭;

    二等奖3人:邓科、董依菡、戴拓;

    三等奖2人:应思豪、李晓牧;

    (2)2010年宁波市信息竞赛:

    二等奖3人:杜瑜皓、董依菡、戴拓;

    三等奖3人:张煜皓、石力铭、王涛;

    (3)2010年第十六届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

    总成绩全省第7名,获优秀参赛学校;

    一等奖1人:杜瑜皓(提高组);

    二等奖9人:张煜皓、王涛、董依菡、戴拓、李涛、施舟行、应思豪、李晓牧、蔡静怡;

    三等奖6人:邓科、王鑫楠、陆舟银、石力铭、朱宁、江帆;

    (4)2011年宁波市信息学竞赛

    鄞州实验中学占据前十中的五席;

    16名学生获奖,总成绩位列宁波市第二;

    一等奖5名:杜瑜皓(2)、张煜皓(3)、应思豪(5)、戴拓(9)、施舟行(10);

    二等奖3名:王涛、李涛、李晓牧;

    三等奖8名:董依菡、石力铭、钱程、王鑫楠、邓科、朱宁、蔡静怡、蒋宇衡;

     (5)2011年第28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鄞州实验中学杜瑜皓同学代表浙江省参赛,表现优异,成功摘取一枚银牌,开创了鄞州学子参加全国信息学竞赛的历史佳绩。

    (6)2011年第十七届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

    提高组一等奖:张煜皓、杜瑜皓

    提高组三等奖:王涛

    普及组一等奖:李涛、戴拓、朱宁、邓昊瑀、应思豪、江帆、董宇涛、施舟行、陆舟银、蔡静怡、李晓牧、

    普及组二等奖:赵依婷、钱程、王鑫楠、石力铭、黄钱敏、洪威凯

    普及组三等奖:蒋宇衡、董依菡、郑泖琛

    (7)2012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CCF NOI2012冬令营)

    杜瑜皓同学获得了全国第27名的好成绩

    3.培养方式

    (1)分层教育

    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员在信息学的学习上会出现分层现象,所以我们将把学员分为基础提高班和能力提高班。基础提高班重在巩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提高班旨在系统基础,创新实践。

    (2)基础学科的安排

    基础提高班和能力提高班的基础学科的教学将集中进行,并在学生自学的前提下进行提前教学。一方面便于这批学生在高年级时有足够的时间参与竞赛;另一方面提前教学有助于解决学生在竞赛中遇到的基础学科的问题,特别是数学问题,在信息学中涉及颇多。

    (3)心理素质培养

    在信息学竞赛中,无论是赛前漫长的培训期间,还是考场上,学生都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会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所以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是一支专业竞赛队伍的一部分。心理素质的培养除了与心理老师进行交流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的形式。比如可适当组织野外拓展训练,一方面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另一方面培养心理素质。

专家讲堂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