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一引、一传,共筑鄞州科学梦
记鄞州区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暨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作者:翁奇辉 发布时间:2018-03-15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3月14日,鄞州区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暨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天童小学举行,来自全区近70位科学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和活动,会议和活动由区教研员李维老师主持。
教研组会议安排在上午,分三个议程:
议程一:教研组工作交流——融
首先由金家漕小学的鲁益品老师交流他们学校的科学教研组建设情况,他从学校教研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教研形式三个大块交流了他们学校的教研组工作经验。他们的最大亮点是硬件齐、人员足,教研活,也为此学校教研组获得了“区优秀教研组”称号。
接着由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梁海燕做学科组经验交流,作为鄞州的新成员,梁老师从介绍学校的整体概况开始,她幽默地说到:“我校是一个由“三宫”——三个校区,“七十二嫔妃”——72个班主任组成”。好庞大的一个学校,这么多的校区,这么多班级,会不会阻碍学校教研组发展呢?但听了梁老师的经验汇报后,发现这完全是多虑的,他们是学科组建设的领头雁。
议程二:名师论坛分享——引
市名师宋诏桥小学的竺红波老师以《遇见最好的自己》为题,从自己的24年教学人生谈起,给大家分享了如何从一个新分配的新教师蜕变成市名师的成长历程。最后竺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勉励广大青年教师要朝着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日之师迈进。
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研集团的葛微萍老师以《另辟蹊径,春暖花开》为题,给我们分享了如何抓住成长时机,努力将自己的舞台从校内慢慢地拓展到校外、区内、市内,一步一步使自己成为市、区优质课、学科骨干、高级教师职称获得者的成长足迹,十分的接地气。
聆听了两位老师的成长历程,正能量满满。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自身的实力,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给予的帮忙。
议程三:学科教研工作布置——传
区教研室李维老师布置了新学期的教研工作,详细强调了几项重要活动的时间节点、人员分配和活动规则,希望在座的每一位教研组长将这些信息带给全区的科学老师,让全区的每一位都参与进来,增强我们科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抱成团,这样才能凸显出我们大鄞州强学科的真实力量。
下午,小学科学区名师工作室在天童小学的实验室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该校所有空课老师和全区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来自德培小学的胡永强优秀青年教师展示了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一课,胡老师紧紧围绕“新时期、新形式、新手段”这一理念,在课堂上以饱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以精巧而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以灵活而富有实感的教学方式,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一般,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在座师生的好评。
活动结尾,区名师工作室导师代表陈微刚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陈老师从两个方面大加赞赏了胡老师的这节课。1.用心。胡老师为每个小学准备了组牌,这样可以快速的让每个小组确立组别,避免教师语言的琐碎,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胡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按铃,当活动、讨论结束时,胡老师轻轻一按,同学们立马闻声而止,效果显著,为此陈老师称它们为“两大神器”。2.创新。作为一节经典课,在教学“验证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说”环节时,胡老师革新了教学方式,增加了体验方式,使得学生丰富了的经验,获得了多样的证据,结果更具说服力。
最后,区教研员李维老师用不变的团队宗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勉励我们,鼓励大家多交流、多合作、共成长,因为我们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