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山乡清新风
鄞州区初中科学“送教下乡”暨名师带徒活动侧记
作者:塘溪中学 邵同柱 发布时间:2018-03-21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阳春三月,山乡微雨,春寒料峭。3月20日上午8时许,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科学教研员陈国军老师的带领下,区名师工作室导师师徒一行20多人,冒雨奔赴塘溪镇中学,举行了一次求真务实“送教下乡”活动。
“区教研室下乡送教来了!”不胫而走的消息,在塘溪中学校园引起不小的轰动,师生们奔走相告。他们都纷纷争着希望教务处安排自己的班级承担本次活动的任务,兴奋和期待写在他们的脸上﹍﹍“我们这里偏远,你们带优秀教师来这里上课,太好了!”校长蒋勇见面时的一席话,更是流露出对区教研室本次活动的重视和感谢!
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陈国军老师非常重视,多方联络,组织物色精兵强将,落实送教教师、内容,要求有上课任务的教师,个个把上课当作一项特殊任务来对待,细心研究上课每一环节。鄞州外国语中学的鲍李洁老师甚至忍不住在汽车上也琢磨起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细节来。一下车,送教老师们便忙着从行李袋中取出上课用的教具、实验仪器等,没有片刻休息,分别到上课班级试课件、明学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作为教研员,我要用自己的言行作好表率,要求他们把最好的课奉献给山乡的教育。”区教研员陈国军老师如是说。
上午9时整,送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根据活动安排,上午第二、三节课,徐标、鲍李洁、刘丹峰、陈琪、于丽丽、景坤等6位送教老师分别在三个年段6个班级进行课堂展示。
他们课型丰富,既有新授知识,也有中考复习内容,更有专题突破。徐老师(《空气的成分》)的幽默风趣、娓娓道来,鲍老师(《电路》)的循循善诱、撩拨启诽,刘老师(《酸碱盐的复习》)的激情洋溢、水到渠成,陈老师(《空气的成分》)的抑扬顿挫、拿捏有度,于老师(《电路》)的一张一弛,大开大合,景老师(《电路故障分析》)的抽丝剥茧、鞭辟入里都给我们展现出一道道异彩纷呈的饕餮盛宴。课堂上,他们或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学生的肩,鼓励的眼神,娴熟的教学机智让学生备感新鲜与亲切,让学生备受鼓舞与激励。山里的孩子最纯朴,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在老师的引领下愈发强烈。望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仿佛进入了忘我的情境,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霎那间,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仿佛要冲出教室,久久回荡在青山环抱的校园里。
10时40分,全体参与活动成员分年段进行了互动交流。首先由授课教师说课,阐述自己授课设计意图、达成目标,结合学情研讨课堂得失以及教学预设与生成等问题。随后各小组导师或教研员进行了精彩点评,陈国军老师特别就今年中考新形势向与会全体科学教师提出要求和教学建议。下午1点起,区名师、云龙中学校长詹全明老师作了《基于案例的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詹老师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整场报告质朴无华,干货满满。听课教师或听或记,每到精彩处,掌声雷鸣。
美妙的瞬间总是来去匆匆,短暂的交汇却能激荡升华。一天来一直陪同参加活动的蒋勇校长与送教人员惜别时,感慨地说:“你们扎实的工作,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教艺,不仅给我们送来了理念方法,更是送来了情意和希望,为山乡教育送来了清新的风。但愿这股清新之风吹遍山乡的每个角落,让山更绿,让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