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教研究 >> 教研信息

鄞州区 “学为中心,生动课堂”小学数学专场小记

作者:小学数学   发布时间:2018-05-19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2018年5月15日,鄞州区 “学为中心,生动课堂”课改研讨活动暨第十届“贸城讲堂”学术研讨活动小学数学专场活动在江东中心小学中山校区举行。活动共安排了两节课、两个观点报告。

江东中心小学的孙红波老师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孙老师设计了微视频和教学助手的前测题,不仅让学生爱上微课的自主学习方式,而且准确把握学生面积知识生长点,针对性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孙老师注重学生感知和探究学习,首先感悟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又从旧知长度单位知识自然迁移到新知面积单位探究,引导学生从面积单位定义到实际生活应用,环环相扣,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研究学习的数学素养。练习"拉伸"有效分层,促进学生破疑拓展。在练习过程,孙老师利用HIRS糸统课堂实时反馈,开展了提高拓展和巩固基础分层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提升。

从学生知识原点出发,回归到学生知识生成点,孙老师展示的不仅是一次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更是学生眼中美味的数学"营养大餐"。

宋诏桥小学庄丽君老师执教的《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庄老师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呈现了出来。

在课堂中,庄老师利用学生喜欢的"小猪佩奇"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兴趣,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佩奇,乔治,苏西分别拿了哪个水果这个问题。在讨论和引导中,明白优化的推理思想:根据已知的信息和判断,先确定能确定的,再根据信息作出新的判断。

整节课中,庄老师让学生从乱猜,到有条件地猜想,再到推理,使学生充分经历推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最后到优化的数学思想过程,层层递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初步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

随后,来自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的曹晓玲和鄞州茅山小学的吕峰两位老师围绕“学为中心”主题分别作了《学习,从已知走向新知》和《成全生命的美好成长》两个观点报告。

曹老师结合江东中心小学“三精“课堂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坚持“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精准教学”为教学意识,以“智慧平台”为教学平台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和日常教学的情况。

吕老师结合茅山小学“成全课堂”的教学改革,介绍了了“学为中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从生成背景、观点交流、教学范式、实践反思四个方面对“学为中心”的数学教学做了详细阐述,他提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致力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中生成,在”学“中生长,在”学“中的生活。

最后,教研员邵爱珠老师从数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入手,结合两堂课例,多角度多层面层层深入,精彩点评。邵老师提出,学为中心,让学习真正发生;技术助推,让课堂更加有效。同时,邵老师也提出了两点思考:一、如何将课改成果真正推广,如何将精准定位放在课堂;二、有了技术支持,还是要立足数学本质。

此次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展现了鄞州区在基于核心素养下,探索“学为中心,生动课堂”的课堂研究。上课老师的亲身示范、专家们提点引领,正像是一缕缕“春风”吹入老师们的心田,启示老师们深入教材、深入学生、深入课堂,让我们的学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我们的学真正深度发生,让学生站在课堂最中央。

思则稳,行则远,且思且行,行至将远。对“学为中心“的课堂研究我们依然在路上……

                                                              (通讯员  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  陶文澜  罗超)

webwxgetmsgimg.jpg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