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教研究 >> 教研信息

图文结合学地理,故事诵读悟勤学——记鄞州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公益课堂第三次活动

作者:小学语文   发布时间:2018-06-11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6月10日这天阴雨连绵,但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没有影响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来自鄞州区不同小学的孩子们准时来到鄞州书城参加“王应麟蒙学堂”第三期第三次活动。

本次的经典诵读由宁波市名师工作室导师方亮辉老师和名师工作室成员、宋诏桥小学的冯盈盈老师执教。教学内容分别是《曰黄道》和《昔仲尼》。

第一节课的教学从篆书“地”字展开。方老师先请孩子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接着带着孩子们一笔一划地写一写这个字,通过这种独特方式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字经》中的地理知识。地理知识距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如何拉近地理知识与孩子们的距离呢?方老师有高招。首先,方老师收集了许多与地理有关的生活知识,如“瑞雪兆丰年”、“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橘生淮北则为枳”等等,以此引导孩子们理解“地理”这一抽象的概念。接着,方老师出示了许多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黄道”、“赤道”、“四渎”、“五岳”等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句子的意思,而且让孩子们更乐于学习。最后,方老师还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编《宁波三字经》,将宁波的地理知识编进三字经中。

第二节课,冯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三字经》中的勤学故事。围绕着勤学故事,冯老师先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积累的勤学故事,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在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发现这一课的编排特点:前一句写的是勤学故事,后一句写的是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就这样,冯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在自己读、男女生合作读、拍手读、猜读等多种方式的诵读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而且能基本背诵课文,真是收获颇丰啊!

《三字经》是一座文化宝库,在“王应麟蒙学堂”的课堂上,孩子们徜徉在这座宝库中,学习知识,传颂经典。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发现国学经典中的宝藏,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点亮自己灿烂人生。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冯盈盈)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