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沉淀、继续前行
—鄞州区“学为中心”小学科学展示活动在宋诏桥小学顺利举行
作者:宋诏桥小学 许梦琳 发布时间:2018-12-03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11月30日,2018年鄞州区 “学为中心”教学展示活动——小学科学专场在宋诏桥小学顺利举行。区教育局王耀鹤副局长、朱元波科长亲临现场,来自鄞州区的150多名小学科学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上午,以“学为中心”为核心主题,三位教师以自己的理解诠释了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课堂。来自宋诏桥小学的许梦琳老师和下应中心小学的王霞老师分别执教高段课《运动与摩擦力》,中海实验小学的王彪老师则执教低段课《神奇的纸》。三位老师风格迥异但课堂同样精彩,给在座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许梦琳老师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通过三个大活动“找摩擦”、“测摩擦”、“探摩擦”层层递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最终顺理成章的使学生明白摩擦力与物体重量、接触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并且许老师给孩子们提供可选择的实验材料,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学习单的设计,以学习单的形式,使学生对整节课的环节清晰明亮,其中还融入了儿童话的提示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王霞老师亲切的形象、甜美的声音,给同学们和听课教师印象深刻。课前体验引入新颖、贴合主题,让每个孩子体验了不同路面(红地毯、光滑地垫),为后续引出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了铺垫。王老师注重学生学的方法指导和实验过程中真实的描述,将运动时如何测量摩擦力的方法讲解得细致、明白;测得的摩擦力大小真实可靠,并将每组数据采集,用图表形式呈现非常直观。
王彪老师语言幽默、生动形象,把小青虫情境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每个环节相互呼应,利用纸杯引出了纸的防水性,提出神奇药水,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成功体验纸改造前后的性能变化,整个活动体现了学生主体。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将先进的信息教学技术融入课堂,及时拍照反馈每组活动记录,同时对每组的表现实时奖励,极大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下午,首先对上午三节课进行点评,三位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做了说明和阐述,听课教师对三节课做出了点评。随后聆听了来自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沈晓英特级教师的精彩讲座。
大家表示三节课都是质量较高的优质课,在环节设计以及思维层面无可挑剔,但三位老师都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许梦琳老师时间分配可做适当调整,评价语言还可以再丰富一些;王霞老师板书设计不够合理,擦橡皮的引入可直接换成课前体验活动会更好;王彪老师语言有点细碎。
值得期待的是沈晓英老师的讲座《将过去和未来链接于当下的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沈特以新课程标准为前提基础,向大家介绍我们当下应该培养的是具有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沈老师还提出了要以“科学大概念”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方案,这样才是有深度的好课堂。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思考,彼此收获,对今后的科学教学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在活动中,加强了队伍建设,提升了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