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思索能致远
记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之“指向习作的阅读课”研讨活动
作者:小学语文 发布时间:2019-12-05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最是思索能致远”,继第一次“指向习作的阅读课”的研讨活动之后,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第二次活动。11月29日上午,鄞州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方亮辉、赵培敏、刘充、李益友四位导师及其工作室的成员在鄞州区东湖小学开展了工作室系列活动之“指向习作的阅读课”的研讨活动。
我是谁?我要到哪去?我打算怎么去?由这三个问题展开,叩问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在反思中开始了本次的研讨活动。在四位导师的引领下,刘充导师的主持下,工作室成员们积极参与,思索有深度,发言有力量,是一场高质量的研讨盛宴。活动由“课堂教学研讨”“说课”“互动评课”“教研员发言”等环节组成。
蓝青小学的吾康老师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楼鸣老师分别执教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麻雀》和《爬天都峰》。两位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反思精读课文的教学重构,破译了这两堂课的习作密码。通过整体感知、聚焦语段、体会写法、转换运用四个步骤,与文本互动,让阅读落地,引领学生感受内容,学习表达,掌握方法。
东湖小学的孙静波老师和华泰小学的董丽翔老师分别说课《麻雀》、《爬天都峰》第二课时,两堂课在充分理解教材编排序列,根据已达成的目标制定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孙老师创造性地设想了写法五步骤,将方法细化,让写作落地生根。董老师通过四个板块,致力于将聚焦过程写清楚,让读写一体形式下的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研讨课后随机抽取学员点评研讨,学员点评精准,思考维度广。学员积极发言之后,江北区教研员张燕针对学员的课堂教学及说课设计,分享了自己的两点思考。第一、追根溯源,整体观照,准确定位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目标。第二、转换视角,习题导航,合理选择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内容。学员们对指向习作的阅读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刘充导师用“广度”“深度”“温度”三个词高度评价了张老师的分享。
每一次研讨就是一次进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思索,在思索中优化,在行动中收获。
(金家漕小学 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