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材新实践 共筑科学启蒙路——鄞州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暨新教材培训

作者:小学科学   日期:2025-03-26   来源:鄞州教育网

阳春三月,教研正当时。为助力教师深研新教材编写理念、精准锚定教学方向,以多元化课堂模式培育学生科学核心素养,321日,鄞州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暨新教材培训在东南小学海晏路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以“立足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践行新课堂”为主题,吸引了全区百余位科学教师汇聚一堂。他们携热忱而来,怀思索而聚,在思维的碰撞中探寻科学教育的革新之道。

上午,鄞州区东南小学周圆东老师和鄞州区镇安小学华星辰老师分别执教一年级下册《它们吃什么》和《哪个流动得快》。

鄞州区东南小学周圆东老师执教《它们吃什么》一课,以“蚂蚁食堂”为情境,带领一年级学生开启探究之旅。课堂中,学生对比蚂蚁画作与实物照片辨识身体结构,推测感知器官功能;分组观察记录蚂蚁对糖、面包等食物的寻找食物、进食及搬运行为;通过模拟蚂蚁触角功能的具身体验活动,建立结构与功能的科学认知。课程尾声,表现优异小组以零食大礼包投喂校园动物,直观对比不同物种食性差异,并运用AI豆包老师实时解答小动物丰富的食物种类。该课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研讨等科学探究方法的有机整合,有效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成功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

镇安小学华星辰老师以“液体运动会”为情境,带领一年级学生探索液体流动的奥秘。课堂通过“哪吒小助手”动画导入水和食用油的“赛跑”实验,学生化身“科学裁判”,自主制定“四滴液体、统一倾斜角度、标记终点”的公平规则,在滴管与斜坡板的操作中发现“黏度影响流速”的规律。分层教具与虚拟角色双支架设计,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趣味实践,从现象观察迈向科学推理,悄然播下实证精神与探究能力的种子。

课后研讨环节,在吴旭丹老师的主持下,老师们进行了主题评课活动,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两位老师各自阐述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与上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思。评课环节,老师们踊跃发言,从思维支架,材料支架,情境支架多角度展开丰富的思维火花碰撞。最后教研员竺红波老师作最后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堂并指出科学观念强调知识迁移与实践应用的双向建构,而科学探究是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落实,在一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重低学段儿童化语言与科学术语的有机融合,通过感官观察、追问引导实现科学思维的进阶;二是凸显“无情境不科学”的教学理念,将实验设计与现象解释嵌入真实问题解决;三是创新运用AI技术,构建“教师为引导者、工具为支持者”的新型学习生态。

午后专题报告环节,三位教师以新教材为蓝本,演绎素养落地的创新实践。

鄞州区实验小学朱碧雯老师以新教材一年级下册《身边的物体》单元为例,围绕“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理念,系统解析教材变革与教学实践。新教材通过增设单元大情境、优化课时小情境、调整栏目设置及重构课时内容,强化科学概念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联结。朱老师创新设计“驴子过河”寓言为单元主线情境,串联“为驴子建木屋”等子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具身体验建构“物体特征决定功能”的科学观念。作业设计融合观察、实验与实践任务,依托多元展示形式深化学习成效。朱老师的汇报,结合情境化教学与结构化任务,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发展,为低年级科学教育提供创新范式。

江东中心学校周杰老师以新教材一年级下册《常见的动物》单元为例,深度剖析“教————”协同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新教材通过整合单元结构、优化课时内容及强化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观察动物多样性到理解“结构与功能适应”的科学观念。周老师通过“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作业的设计”三个核心视角分析了本单元的分课时内容。为解决教学评过程中多维度、多课时的复杂性,引入5W2H分析法,通过“为何用?如何用?”等结构化提问,聚焦主干逻辑,拆解课时差异,实现条目式清晰分析。周老师强调,新教材以“实践促素养”为核心,通过情境化任务与结构化评价,有效提升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与生命伦理意识,为科学教育注入活力。

姜山镇朝阳小学张翠老师以《循光而评,向趣而行——小学一年级科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护》为题,提出“问题驱动+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她认为课堂教学需以真实问题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探究解决问题,形成“产生问题——落实探究——验证结论”的闭环学习路径。为长效激发兴趣,张老师提出三大策略:1. 即时反馈;2. 多维评价;3. 创设成功体验。通过具身化活动设计与情感化评价介入,张老师的实践为年级科学教育提供了如何激发一年级科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

活动尾声,鄞州区小学科学教研员竺红波老师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执教教师及汇报团队的创新实践随后,竺老师为在省市级教学评比中斩获佳绩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针对下阶段工作,她强调需深化“学评一体化”实践,推进跨校教研协作,充分挖掘鄞州区本土院士资源的育人价值,引领全体教师“以研促教、以评导学”,共同书写鄞州科学教育新篇章。


6da66d5633f2dcb2d27d84a8342aa6e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