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新样态,共绘课堂新图景

——记鄞州区初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新样态研训活动

作者:初中英语   日期:2025-03-28   来源:鄞州教育网

春风和煦,万物萌新;教研之花,绚烂盛放。2025327日,鄞州区初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新样态研训活动在江东中心学校(江南校区)举行。鄞州区初中英语教研员杨信龙老师、鄞州区教育学院郑奇维老师、宁波市名师何晓灵老师莅临指导,全区初二英语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课堂演绎:创新设计展风采

鄞州实验中学的周奕轩老师执教八下阅读课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她以一段充满感染力的视频巧妙导入,迅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回忆与思考中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运用拼图阅读法,学生分组梳理事件细节与人物活动,并借助“5W1H”框架分析文本结构,通过小组合作、信息整合,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输出环节,以2025宁波马拉松为情境,学生通过写作迁移语言知识,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自然衔接,充分体现学用一体的课标理念。

宁波市第七中学的徐晴儿老师带来八下阅读课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的同课异构。徐老师借助历史事件中的记忆,通过生动的图片与描述导入课堂,瞬间点燃学生兴趣。课堂中,学生分组进行拼图阅读,深入探索马丁·路德·金和911事件,合作梳理事件信息,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为何历史记忆如此深刻各抒己见,从个人情感共鸣到事件影响力,见解独到。在输出活动中,徐老师依托宁波马拉松”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运用过去进行时态描述自己当时的活动和感受。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学生们积极参与,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周奕轩老师.jpg

 徐晴儿老师.jpg

  专家讲座:高屋建瓴指方向

宁波市名师何晓灵老师开展了《新教材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何老师立足新课标理念,结合两节八年级阅读课例,从语篇研读到教学实践层层剖析,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

以评促教:深度研读,精准把脉

讲座伊始,何老师聚焦周奕轩、徐晴儿两位老师执教的八下阅读课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从框架分析、内容解读、文化挖掘、意图剖析、写作解析、问题链设计等方面开展深入详尽的语篇分析。在评课环节,何老师对两位授课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她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和对新课标理念的积极落实。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在教学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从读懂事件到理解历史,再到反思当下,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结,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案释理:设计有方,教学有法

为深化阅读教学策略,何老师以新教材七下Unit 3 Section B阅读课和七下Unit 4 Section B阅读课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开展语篇研读、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课堂教学。何老师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落实教学评一体化,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要注重发展高阶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理解文化内涵与价值,将阅读课堂转化为思维发展与文化浸润的双重阵地。

以思践行:锚定素养,向新而行

最后,何老师指出,阅读课堂应遵循文本解构-深度理解-迁移运用的教学思路,通过语篇研读,解构文本内容,聚焦语言与结构;深度理解阅读语篇,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挖掘文化与思维;迁移运用,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输出。同时,何老师还强调教师应善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流程图、韦恩图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跨学科融合提升课堂的育人价值。这一思路为教师们指明了阅读教学设计的方向,让大家明白如何在教学中平衡语言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培养,如何将文化教育融入语言教学,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本次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又有落地课堂的实操策略,为英语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英语阅读教学路径,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何晓灵老师.jpg   观课教师2.jpg


总结提升:明确方向促发展

鄞州区初中英语教研员杨信龙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升,为老师们带来了关于阅读教学的深度思考与专业指导。

杨老师首先对上课的两位年轻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两位执教教师认真学习践行新课标,课堂设计巧妙,教学环节紧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体现了年轻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素养。

在阅读教学方面,杨老师强调了语篇研读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师们应从语言、思维、文化等多个维度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活动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深入学习文本语言,充分阅读并理解文本内涵,只有教师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知识与情感要素。

杨老师还提出,阅读课应注重体现文本的结构、语言、框架和逻辑等特征,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这些要素,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他特别指出,“How”维度的文本特征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教师们巧妙设计,帮助学生突破。对于阅读课的输出目标,杨老师建议教师们应依据具体语篇进行精心设计,阅读课应以阅读为主,基于文本解读来开展应用表达活动,阅读课堂应是语言习得、思维发展、文化浸润的交汇点,教师要以文本为舟、以活动为桨,载学生驶向核心素养的彼岸。

杨老师的总结提升为教师们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和实用的教学策略,助力教师们在阅读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高效的课堂学习体验。

本次教研活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全区英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有助于教师们进一步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探索更加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未来,全区英语教师将继续深耕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看得见成长的生命场域。

教研员杨老师.jpg  证书合影.JPG


                                     (江东中心学校  陈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