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鄞州区2025届初中英语中考复习研讨活动在春意盎然的云龙镇中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主题·语篇·教研"三维联动为核心,通过示范课堂、专题讲座、策略指导的闭环式教研设计,为全区初中英语教师呈现了一场兼具实践价值与理论深度的备考盛宴。
主题为脉:让知识在情境中生长
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钱燕东老师执教的《人物描写主题复习课》,以"教师印象"为情感纽带,巧妙构建课堂内外联动的认知场景。课堂伊始,钱老师以趣味互动激活学生主题词汇库,随后通过"我眼中的老师"向"我心中的老师"自然过渡,将语法结构、句式表达与情感共鸣深度融合。与会教师评价:"这堂课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主题式复习让学生从机械记忆转向语言能力的有机生长。"该设计呼应新课标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碎片化知识整合提供了生动范例。
语篇为基:用真题重构能力图谱
宁波市北仑区教研员张梦华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主题引领下的语篇复习策略》,以初高中衔接视角切入,直击备考痛点。"语篇不是解题工具,而是思维培养的载体。"张老师现场拆解中考真题,演示如何通过语篇类型分析、命题逻辑溯源,将教材文本转化为能力培养的生长点。针对2025年中考改革,她提出"三维备考模型":以语境创设实现语言知识的场景化迁移,以语篇特征分析提升解题思维品质,以教材二次开发构建校本化资源体系,为参训教师打开了备考新视野。
教研为桥:构建区域教育共同体
活动压轴环节,区英语教研员杨信龙老师以"三个转化"总结备考方向:从知识灌输向素养培育转化,从题海战术向精准施策转化,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研转化。他强调:"教师要成为语篇的解码者、主题的设计师、教研的合伙人。"参训教师认为此次活动"既有脚手架又有方法论",特别是主题式复习的网状知识建构、语篇深度开发策略等内容,可直接转化为校本实践。
此次研讨活动通过主题整合、语篇深耕、教研协同的三阶联动,为2025届中考复习注入新动能,更通过"示范-研讨-转化"的教研生态建设,提供了教研结合的新样本。
供稿:鄞州区云龙镇初级中学 朱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