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学:
经各校推荐、学科专家组评审与检测,2025年鄞州区小学数学学科论文评比结果揭晓:
宋诏桥小学柴科杰等100位老师分别获一、二、三等奖。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鄞州区2025年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 |||
序号 | 标题 | 作者单位 | 作者姓名 |
一 等 奖 | |||
1 | 着眼整体基于结构推动思维进阶 | 宋诏桥小学 | 柴科杰 |
2 | 结构关联数形结合建立模型——结构化视域下的简单数量关系教学策略探寻 | 学士小学 | 俞可扬 |
3 | 度量视角下分数意义的建构与教学实践——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合为例 | 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 俞 波 |
4 | 启思·审思·构思·践思——整合视域下“圆”单元作业设计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 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梁 芳 |
5 | 三译可视圈:运动情境中圆周长和面积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 |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 | 宋佳琪 |
6 | 多维推进明道理,整体建构悟一致——以“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为例 | 德培小学教育集团 | 张秋波 |
7 | 循“做”之径,入“思”之境——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 宁波鄞州新蓝青学校 | 陶朱薇 |
8 | 从核心概念出发联结知识脉络——人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复习课探析 | 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黄莹琼 |
9 | 感悟度量本质聚焦量感培养——指向量感的“多边形面积”单元作业设计 | 东吴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天童校区) | 胡 晓 |
10 | 聚焦核心,精研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深耕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路径 | 云龙镇甲南小学 | 沙朝波 |
11 | 大单元视角下体会运算一致性——“分数除法”的教学与思考 | 鄞州区惠风书院 | 葛晓敏 |
12 | 思维可视化: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践——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与运动(二)”单元为例 | 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程 蕾 |
13 | 从“数”向“统”:新课标视域下数据意识的培育探索 | 东吴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东吴校区) | 张 瑜 |
14 | 类比推理,建构分数乘法意义,感悟乘法意义一致性——“分数乘法的意义”整合重构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宁波鄞州新蓝青学校 | 梁 爽 |
15 | 以“检”促学以“验”引思——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检验能力培养初探 |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 | 王 璐 |
16 | 借模型建构之梯,攀合情推理之峰,拓高阶思维之境——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变化教学为例 |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 | 蔡露萍 |
二 等 奖 | |||
17 | 以具身作业丰富学生量感体悟——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测量》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 | 宁波市曙光小学 | 韩金金 |
18 | 聚焦单元整体设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植树问题》单元为例 | 姜山镇朝阳小学 | 江丹涛 |
19 | “美”“数”融合新探索,提升素养展特色——“奇妙的点子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瞻岐镇中心小学 | 毛婉尔 |
20 | 量感:在“面”的感知、度量与结果表达中培育 ——《认识面积》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学士小学 | 孙熠婷 |
21 | 借助“等积变形”,巧解单元难题——两道题引发的思考与实践 | 东南小学 | 徐佳泥 |
22 | 深化单位认知感悟位值观念——大单元视角下《10的再认识》教材剖析与教学思考 | 宋诏桥小学 | 王佳凝 |
23 | “3・4・3”模式:探究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的新路径 | 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 | 徐 斌 |
24 | 立足核心概念聚焦度量本质——以《量面积》一课为例 |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 郑天骄 |
25 | 以“画”助“力”,用“图”说“理” | 塘溪中心学校 | 胥华美 |
26 |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表现性评价探究与实践—以一上“11-20的认识”单元为例 | 鄞州区江东实验小学 | 陈冰雁 |
27 | 聚点·连线·构网:动态演绎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为例 | 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 | 季欣怡 |
28 | 智能化背景下利用可视化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正方体的展开图”为例 |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 | 金琛淇 |
29 | 寻计算教学优解,探儿童乐学课堂——小学低段计算教学“动静两宜”的主张与思考 |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 周春未 |
30 | “分”出精彩,“层”出“不穷”——“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探究 | 鄞州区惠风书院 | 朱 妍 |
31 | 触摸数学与生活,把脉综合与实践——以《怎样通知最快》一课为例 | 姜山镇朝阳小学 | 杨梦婕 |
32 | “纸”上觉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三年级数学“周长”单元非纸笔测评为例 |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 | 吕斐斐 |
33 |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常见量教学实践与研究 | 甲南小学 | 万一波 |
34 | 从“10”到“十”,计数单位的启蒙教学 ——以《10的再认识》为例 | 王笙舲教育集团 | 严佳栋 |
35 | 《“跨界”赋能“多元”融合——以“确定起跑线”为例述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鄞州区下应中心小学 | 王潇楠 |
36 |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 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陈少清 |
37 | 从“认识”到“认同”,从“改进”到“创新” ——记《角的度量》教学创新历程 |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 乐晶晶 |
38 | “学习任务链”驱动学习的深度发生——以“角的度量”单元教学为例 | 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中海小学 | 赵嘉璐 |
39 | 以数学游戏为钥,开启幼小衔接之门 | 东南小学 | 邱翊楠 |
40 | 乡村数学+: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五个关键支点——以“油菜花里的数学”为例 | 咸祥镇中心小学 | 凌 怡 |
41 | 深度学习视角下深化活动体验与积累活动经验策略——以一下《摆一摆,想一想》为例 |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 袁赞聪 |
42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期末非纸笔测评设计与实践 |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 沈旭飞 |
43 | 融入生活,数据发声——以《扇形统计图》的情境一体化教学为例 | 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 | 周一琼 |
44 | 在主题活动中利用评价框架发展量感——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克与千克”为例 | 宁波第二艺术实验学校 | 朱佳莹 |
三 等 奖 | |||
45 | 释“量”“率”之惑达分数概念之理 | 鄞州区下应中心小学 | 刘 英 |
46 | 据学而教关注思维——人教版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 鄞州区惠风书院 | 宣志平 |
47 | 悟新、思变、践行——以“10的再认识”教学为例 | 首南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 冯传娟 |
48 | 真情境·真问题·真思考——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段计费的教学与思考 | 宁波市黄鹂小学 | 崔 琛 |
49 | 促进数据分析观念的深度实践——以“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 | 瞻岐镇中心小学 | 张晨鸣 |
50 | 基于生活把握关键问题建构模型融合实践探究 | 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陶文澜 |
51 | 对准新课标,衔接新教材,做好新设计——以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为例 | 鄞州区姜山镇茅山小学 | 叶飞飞 汪敏佳 |
52 | 核心导向量感培育——以“周长的认识”为例 | 瞻岐镇中心小学 | 杨骏杰 |
53 | 解析关系多元建模——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 钟公庙中心小学 | 孔艳然 |
54 | 突出概念本质发展核心素养 |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 | 徐 萍 |
55 | 激活意识探寻策略发展思维——小学数学圆周率运算教学的困惑和思考 | 鄞州区江东实验小学 | 林赛君 |
56 | “数与代数”领域五年级学生模型意识发展水平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以宁波市H小学为例 | 鄞州区华泰小学 | 金梦洋 |
57 | 度量之韵:从本质认知到量感生成 | 鄞州区堇山小学 | 郑嘉杰 |
58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数学“长度量感”实践——以二年级“合择合适的校服”为例 |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 陈 娴 |
59 | 着眼数概念本质,促数感落地生根——以二下“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为例 | 鄞州区华泰小学 | 崔洁云 |
60 | 巧用数形结合,让思维有迹可循—以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 东南小学 | 忻绮文 |
61 | 纲为基,生为本,烙为法,构建深度学习,催生核心素养——以《烙饼问题》一课为例 | 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 | 余 迪 |
62 | “劳”动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劳动课程与数学教学的跨学科融合实践——以“矩中收纳”项目化学习为例 | 宁波市黄鹂小学 | 李琳颖 |
63 | 具身体验:助推量感进阶发展——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为例 | 中河实验小学 | 赵梦怡 |
64 | 化抽象“数”为直观“量”——小学低段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 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 | 包晶晶 |
65 | 聚焦问题本质重构教学框架发展核心素养-以“烙饼问题”的教学为例 | 宁波市镇安小学教育集团 | 季铃欣 |
66 | 精准·精确·精心:基于应用意识的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研究——以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为例》 | 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徐琪斌 |
67 | 五年级数学“该进还是该舍”难题破解——小数除法常见错误诊断与教学对策 | 东南小学 | 俞苗盈 |
68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探究 | 邱隘镇中心小学 | 蔡梦娜 |
69 | 项目化学习培养数据意识,发展应用能力——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小小理财师”为例 |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 余卓君 |
70 | 探寻数学本质构建几何直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 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 | 江卓颖 |
71 | 聚焦数学的实用性,把握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方向——以人教版三年级为例 | 鄞州区惠风书院 | 吴雨薇 |
72 | 从“双基”到“素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 吴 纯 |
73 | 体验•校准•勾连:培养低段学生数学量感的路径——以长度单位教学为例 | 五乡镇贵玉小学 | 金 喻 |
74 | 优化情境教学促进思维进阶—以“因数与倍数”教学为例 | 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沈梦草 |
75 | 一致性视角下压实分数单位意义的教学探索 | 鄞州区姜山镇丽水小学 | 陆周辉 |
76 | 解构透析—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构建的路径的探究 | 宁波逸夫小学 | 林贝贝 |
77 | 借助希沃白板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以“表内乘法”为例 | 东吴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东吴校区) | 王凯莉 |
78 | 基于真实情境,发展模型意识 ——农村小学“植树问题”教学思考与实践 |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 丁俊力 |
79 | 基于支架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策略——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 | 宁波第二艺术实验学校 | 俞 典 |
80 | 活用数学绘本,让数学课堂有趣有料——例谈数学绘本在小学一年级的应用 | 存德学校 | 黄世巾 |
81 | 多元评价:点亮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 张 渊 |
82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体验式教学课堂实践——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 鄞州区姜山镇茅山小学 | 季瑜佳 |
83 | 人工智能助力单元形成性错题集高效应用 ——以人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为例 | 鄞州区江东实验小学 | 徐燕飞 |
84 | 立足学生实际,科学培养量感——《认识厘米》教学片段探索与反思 | 东南小学 | 胡贞娜 |
85 | 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课堂:从静态到活力的转型 |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 | 史婵桢 |
86 | 立足“运算符号”,深究“运算顺序”,提升“运算能力”——《混合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与改进 | 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 | 蔡苗琴 |
87 | 品图形之优美,悟数学之奇妙——例谈数形结合在小初数学衔接的教学与实践 | 宁波市荷花庄小学 | 杨嘉贤 |
88 | “讨论、实践、探索”,三步走“绿”动自主课堂 | 鄞州区江东实验小学 | 诸雪莲 |
89 | “分”出奥秘:探究分数的意义 | 鄞州区堇山小学 | 陈璐洁 |
90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律》为例 | 东吴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天童校区) | 钟佳玲 |
91 | 关键与统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实践——以百分数计算为例 | 鄞州区华泰小学 | 周威均 |
92 | 让图形与几何概念在体验中发芽——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的认识》教学为例 | 鄞州区华泰小学 | 周 涵 |
93 | 望闻问切: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 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汪 宇 |
94 | APOS理论:核心素养统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单元为例 | 鄞州区堇山小学 | 劳佳丽 |
95 | 深度剖析与创新实践:小学数学“11-20数的认识”教学研究 | 德培小学教育集团 | 李雨然 |
96 | 落实“三会”素养,发展数感意识 |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 | 董 序 |
97 | 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圆柱与圆锥 | 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 | 杨鸿华 |
98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估算问题教学探究 | 存德学校 | 王佳璐 |
99 | “灵珠觉醒”:大单元视域下“哪吒”IP赋能小学数学多场域教学创新 | 东吴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东吴校区) | 薛 旭 |
100 | 依托“数玩卡”助推小学数学实验与探究活动 | 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忻科雅 |
鄞州区教育学院
202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