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教研究 >> 学科教研 >> 小学教研

规范开发与实施拓展性课程

-----鄞州区拓展性课程研讨活动在冯家小学举行

作者: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方亮辉   发布时间:2016-09-30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增强教育选择性,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9月28日,鄞州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拓展性课程的建设”专题研讨活动在冯家小学举行,全区140余名中小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

本次活动由区教研室方亮辉副主任主持,教育局王耀鹤副局长、普教科朱元波科长、普教科吴江宏老师、教研室屠浩龙主任等领导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分为四个部分:

一、教学展示环节

区领导和各校老师们参观了冯家小学的灰雕教学基地、观摩了灰雕拓展型课程现场教学活动。大家对冯家小学的灰雕教学表示赞赏,称赞了学生们学得很认真,灰雕作品制作也体现学生特点、学校特色。教师们在参观的同时询问了指导教师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与社团学生一起学习灰雕制作的过程。

二、交流互动环节

与会教师与区内五所获得省精品课程称号的负责教师进行了互动。教师们观看了五所学校的精品课程申报资料,并对拓展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课程负责老师进行了询问。教师们互相探讨了课程申报、课程纲要、微课等申报拓展性课程实质性的创建问题。

三、经验展示环节

省拓展课程经验介绍环节中,冯家小学《灰雕》、望江小学《少儿甬剧》、鄞江镇中心小学《玩转易拉罐》、塘溪镇中心小学《奕峰》、钟公庙中学的《剪纸与泥塑》等课程负责人进行了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其中冯家小学的《灰雕》以浙江省灰雕非遗项目为特色,进行拓展性课程建设,通过非遗社团教学逐渐形成拓展课程,课程的建设又带动学校的美术特色形成,构成了社团、课程、特色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望江小学《少儿甬剧》课程以国家级非物质甬剧为基础,以课本剧开发为核心,进行了甬剧文化课程的建设模式;鄞江镇中心小学《玩转易拉罐》课程以易拉罐的科技制作为基础,创建了学生乐学、易学、好学的玩转易拉罐之路;塘溪镇中心小学《奕峰》课程引入塘溪名人课程,以中国象棋为基础,提高学生益智、健心、砺能、修德各方面能力,形成象棋拓展课程;钟公庙中学的《剪纸与泥塑》课程以学校的剪纸与泥塑特色为基础,创建泥塑与剪纸等手工艺拓展课程,课程以趣、导、放、评四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创新性教育模式。

4.规范要求环节

教研室方亮辉副主任介绍了浙江省拓展性课程的现状,对我区拓展性课程的今后发展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解释了鄞州区第六届义务段拓展性课程评选活动的条件和评选标准。

最后,教育局王耀鹤副局长讲话,对五所获得省拓展性精品课程的学校给予了充分肯定,还提出了下阶段拓展型课程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切实做好拓展性课程的建设,把拓展性课程纳入到课程计划中去,同时课程也要体现学校特色、地域特色;要进一步做好拓展性课程的保障,统筹工作,并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界来发展拓展性课程;要进一步完善拓展性课程考核机制。课程开发实施情况今后要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要求各校要切实落实好拓展性课程的发展和创建工作。

拓展性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性课程已成为各校展示成果、体现学校特色的良好环节。通过此次拓展课程的展示、研讨、学习等活动,全区中小学各校对拓展课程有了深入了解,有力促进了我区课程改革工作。       (冯家小学  王宏业)

5.JPG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