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教育简报》(2020年第13期,总第18期)德育工作专辑
作者:鄞州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0-08-01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鄞州区成立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家长学院)
——力争在省市范围内树立家校共育的鄞州标杆
为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鄞州区成立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家长学院),将家庭教育纳入鄞州德育大体系进行整体规划,把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全过程。该项目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逐步形成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经常化、阵地建设多元化、课题研究基地化、师资队伍优质化、工作机制规范化的家校共育新模式。
构建区、校两级互动机制 为生命成长“保驾护航”
确定每年 5 月为鄞州区生命成长宣传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生命成长共同体系列主题活动。鄞州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在全区原有87家校共育平台基础上,组织全区223所学校各自成立“家长学院”,构建区、校两级网络互动机制,联动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定期开展系列活动,实践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将突出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建立包括爱国爱党、传承文化、勤俭节约、诚信友善、生态文明、法治安全、心理健康等家庭教育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立体化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和实施体系。
家长、老师、学校都是孩子生命成长中的同行者。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建设,有助于家长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有助于家长把握“爱”与“规矩”的平衡,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组建共同体导师团队 为生命成长“开出良方”
为了精准化、全方位指导学生生命成长,鄞州区已聘请了首批20名共同体建设导师,有专业心理医生、学校德育骨干、名班主任、家长等。导师团成员将定期深入基层,走入学校,为学校生命成长教育开出一剂剂个性化“良方”,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考前模拟测试成绩不理想怎么调整?如何才能与孩子有效沟通?考试季前夕,区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建设活动暨姜山镇实验中学家长学院成立仪式举行。这是该共同体建设在初中段学校的首次落地。活动以《考试季,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为主题。市首届模范班主任陈安萍、区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姜燕萍、鄞州区第三医院心理科心理咨询师徐雁玲等专家到达现场,以“微讲堂”形式,分享减压和情绪调整方法,针对家长疑问开出“药方”,引导家长、考生调整心态,从容应考。该活动全程网络直播,3万人次观看,解家长心结,引起强烈反响。
在导师团的引领下,全区将建设一支具有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导师级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育一批具有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模范家长队伍。同时,成立区域层面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志愿者和导师团队,实现专家共享、资源共建、家校共学、学生共育。
破解家庭教育困惑难点 为生命成长“架设灯塔”
“生命成长共同体”成立后,始终直面“父母的困惑”,帮助家长破解家庭教育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姜山镇中学家长学院、鄞州第二实验小学家长学院等率先行动,积极打造校级特色家长学院,提高了不同层次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因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学期缩短,开学不久就进入暑假。后疫情时期,如何让学生过一个健康、充实有意义的暑假?暑假期间家长该扮演什么角色?面对家长们备受困扰的话题,7月4日上午,区第二实验小学家长学院急家长之急,想家长所想,举行《暑假“微”成长》主题活动。自编自演情景剧《完美暑假计划》,探讨暑假家庭教育的焦点问题,情境引趣,寓教于乐。区班主任带头人吕颖、鄞州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资深班主任童成波和两位家长代表,分别围绕《如何调整孩子的暑期生活计划》《“自律”——让孩子的暑假更精彩》《暑假,与孩子同行》《暑假如何安全过》四个主题进行分享。这是该共同体建设在小学段的首次落地。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全程网络直播,近7000余名家长、老师、学生同步收看,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盛宴。
为了更加快速、有效地为家长们解决家庭教育难题,家长学院正在打造一批集聚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和平台的多元化家庭教育阵地,开发区级层面的覆盖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家庭教育教材,建设家庭教育线上平台,构建特色家庭教育资源库等。
德育工作结硕果 立德树人谱新篇
——鄞州区上半年德育工作荣获多项成绩
2020年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4位教师全部获奖。2020年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区教育系统四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其中,初中两位班主任获市一等奖(宁波逸夫中学陈琳老师、宁波市第七中学林琼媛),小学二人获市二等奖(鄞州区堇山小学屠剑巧、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周兰)。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初中一等奖共三人,鄞州区占两席名额。市赛前期,组织2020年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共评出大赛一、二、三等奖 26 名。
3所学校上榜“浙江省第二批中小学亲子辅导示范校”。分别是: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初级中学、鄞州区中河街道宋诏桥小学。
10人参加市第二届新秀班主任评选。评选出45位区第二届新秀班主任,择优推荐10人参加市第二届新秀班主任评选(市级评比正在进行中)。
暑期“三项机制”守护中小学心理高危学生
鄞州区教育局在暑期及秋季开学阶段中小学心理高危预警、干预工作中,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强化学生心理安全防线管理,守护中小学心理高危学生。一是常态排摸机制。要求学校继续深入全方位全员参与跟踪全体学生的心理动态,完善心理高危学生(含一类、二类、三类学生)的一人一案一档工作,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动态观察。二是长效干预机制。要求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在8月底做好毕业班心理高危学生的对接工作,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原毕业学校要主动向高一年级学校说明高危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已经采取的干预策略及效果,形成长效干预机制。三是严肃问责机制。鄞州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确保实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与干预情况,对未落实布置任务或布置不及时、工作不力等导致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区教育局将依法依规对相关学校(单位)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休假不休学 停课不停教
——班主任疫情期间积极发挥“德育首席官”作用
出台《鄞州区抗“疫”期间班主任工作十条建议》。从疫情期间班主任承担的职责、统筹协调职能的发挥、各类学生的关爱、注重家校沟通等十方面提出建议。有效统筹线上教学、家校沟通、排摸与关爱重点学生等一系列工作,让孩子们跨越时空依然能感受老师的爱与熏陶。
加强班主任工作室指导。全区46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坚持一月一主题研修,组织领衔人培训三次,联组活动两次。疫情期间,宁波市娄冬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探索“疫情与教育”线上课程,录制了十四节“抗疫暖行,共历成长”系列涌班会,借助公众号推出。与《现代金报》合作录制二十期“家庭教育小妙招”,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法与应对策略。
组织班主任“抗疫”业务评选。组织市、区级新秀、骨干班主任进行“疫情防控”专项论文评选,收到征文68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下德育(班队课)微课评比,收到微班会课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