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教育 >> 社区论文

【集•遇见夹塘】时光深处诉流年 遇见最美的你

作者:鄞州区集士港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蒋云标   发布时间:2016-09-06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集·遇见夹塘】时光深处诉流年 遇见最美的你

      夹塘位于集士港镇万众村(原青垫村), 沿着鄞县大道一路向西,不多久,便来到集士港镇青垫村。村口有一座石头堆叠而成的单拱桥,名曰庆丰桥。桥头的一块石碑上,刻着区文保单位清垫夹塘及古桥的字样。从桥上俯看,一条青草芜蔓的石基小道将河流分隔开,逶迤曲折,不见头尾。近观,五六米宽的塘上,青石板时有时无,杂树林立,青草疯长,这就是夹塘。夹塘有10公里长,自古林镇俞家村过来,一直通到高桥镇,这是北宋鄞令张峋筑堤塘“为碶九,为埭二十。堤之上植榆、柳”的地方,为广德湖现存湖堤中最完整的一段。村干部介绍说“以前村民去古林、布政,或上宁波城里,陆路就经庆丰桥从夹塘上面通行。”
    庆丰桥横跨原广德湖的夹塘河中,系单孔石拱桥,为近年刚修缮过。原桥修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清康熙辛亥年(1671)重修,无桥栏。关于庆丰桥,村民还讲了一个故事:相传,当年为了交通方便,村里有人想在通往夹塘的河上建一座桥,结果被一户大户人家知道了,为抢占风水,那大户就在一夜之间建起了这座桥。虽然是传说,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能有心建便民之桥,造福桑梓,终究值得人们敬仰。数百年过去了,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构件断裂、风化,桥身遍布藤蔓植物,影响当地村民通行,文物管理部门于2010年,按照桥梁原有格局和建筑结构对该桥进行了修缮,为了安全,增设了桥栏。现为鄞州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老人介绍,夹塘北面的田称作湖田,系原广德湖废湖时所造之田,十分肥沃,适宜种植席草、蔺草。想来鄞州能成为“席草之乡”,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夹塘南面的田叫民田,适宜种水稻农作物。夹塘中间原为石板路,也是纤道。现在石板大多缺损,放眼望去,一片翠绿:靠近西边,是村民栽种的玉米等作物,路相对好走;越深入东边,各种灌木杂树荒草藤蔓互相缠绕在一起,路就越发的难行,最后竟无处落脚。

      隔着青垫夹塘,东南方向是个临水小村——王家。王家,古称“鸬鹚王”或“王鸬鹚”,村民主姓王,系王姓望族山东琅琊王氏后裔的一支。《鄞县志》有“宋,晋国公王祐之后王世禄自山东琅琊迁至鄞栎社乡下王”、“清,王胜地自本县(栎社乡)上下王迁至集士港鸬鹚王”的记载。而“鸬鹚王”的得名,是因为当年王姓村民多以鸬鹚捕鱼为生,故名。鸬鹚,又叫鱼鹰,擅潜水,能飞行,是当地渔民赖以为生的好帮手。

      而今,“鸬鹚王”已不太被人叫起,却深藏在一些老年人的心中,因为谈起“鸬鹚王”,就必须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百年老字号“王升大”的创始人王兴儒。年轻时,他在种田之余,还赶着鸬鹚到河里捕鱼捉甲鱼,逐渐发家致富。王兴儒的心地又特别善良,若邻居乡亲急需用钱,挑着稻谷向他兑换现钱时,总是有求必应友善相待,而且价格合理,从不压价欺人,所以在村民中很有威望。王家族人回忆:村里邻里有什么矛盾纠纷,只要王家太公(王兴儒)发话,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日子一长,王兴儒家里堆满了稻谷。为了处理这批稻谷,他在青垫设了一座粮库,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在青垫老街摆起了米摊出售,最终把生意做到了横街的凤岙市,并成功立足,以“老少无欺,让利顾客”的经营理念占领了市场。直到现在,“王升大”对许多上了年纪的宁波人来说还是念念不忘。

      “弯弯小楼,桃子门头。姑娘出门,扇子戴头”。猜猜是什么?这是流传在宁波的谜语民谣,经过宁波文人的修改流传而来,谜底是田螺。在傅瑞庭先生编撰的《宁波谜语新编》里,还记录了这样几个谜面:“远看一个桩,近看缠身歪。牙须依地上,屁股朝天坐。”“团匾挡大头,贼来撬弗进。如果要撬进,除非开后门。”“歪嘴瓶,歪嘴盖,歪嘴瓶里装荤菜。”“生在田头溪坑里,爹娘养其太稀奇,人人统是皮包骨,只有他是骨包皮。”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田螺。

      千年以前,广德湖“广袤数万顷”,面积比东钱湖要大三倍,政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117年),明州人楼异向宋徽宗奏请将广德湖开垦为田,宋徽宗一听正中下怀,立即将楼异改作明州知府。回乡操办废湖为田之事。这样一来,千顷碧波顷刻夷为平地,一个浩瀚无际、水灵景秀的广德湖从此消失了,广德湖也成了历史名词,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而夹塘作为广德湖现存湖堤中最完整的一段,同时又地处田螺姑娘故事的发祥地,这里自然少不了田螺姑娘的传说。

      青垫自然村的“田螺姑娘”,少了点仙气,多了些感恩善良的淳朴品行。她的名字叫田螺,是黄岩人,在她九岁时母亲就离世了,剩下父亲与她相依为命。哪知那一年,黄岩大旱,颗粒无收,父亲只能带着她,一路逃荒到宁波。不幸的是,父亲到了宁波,便因风餐露宿,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有一个名叫王宝的青年,为她张罗着后事,使他父亲入土为安。为了报答恩情,她身着粗布短衣,偷偷地帮单身的王宝烧饭做菜,直到有一天被王宝发现。最后,他们拜了天地,男耕女织,生下一男一女,生活过得美满幸福。解放后,田螺姑娘的故事被改编成甬剧《田螺姑娘》,深受老百姓喜爱,2013年还被改编成青春版甬剧。如今,“田螺姑娘传说”已成为宁波市级非遗项目,集士港镇还专门建立了“浙江省田螺姑娘传说研究基地”。

  来源:鄞州日报、东南商报、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