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进修 >> 经验论文

阅读越独 悦读越笃——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训练

作者:塘溪镇中心小学 王金强   发布时间:2017-05-23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新课标下,教师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在读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快乐的阅读中抒发情感,感悟美好,在独特的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一本好书,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好奇心,推荐一本好书,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学生情绪高昂地阅读起来,如同一顿美餐,未尝味道先闻其香、而后美美地享受一番,知识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被大榕树茂盛的生命力所惊叹,深刻地理解了文本,还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使语文学习回归到大自然;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相机引领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生不仅关注到作者个性化的语言特色,还体会到了文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对渺小的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依据孩子对天体宇宙、大自然等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心理,推荐《自然百科》、《十万个为什么》、《宇宙探索》等书,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看到孩子们对一些脑筋急转弯或笑话集等“娱乐” 之类的作品兴趣很浓,就把《脑细胞迪斯科》和妙语连珠的《阿凡提的故事》介绍给他们;孩子们喜欢边看图画边阅读,我就把《亲爱的汉修先生》、《可爱的鼠小弟》给他们……

二、创设意境,让学生恋上悦读

课堂上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的个性化的语言特色,体会文中渗透的人文关怀,读懂有趣的情节,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从而开启自己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的道德品质。

1.创建书香校园,唤醒浓郁的阅读意识。

校园和班级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成长。因此,打造书香校园,创建浓浓的班级文化氛围,唤醒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提高的意识。为了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允许他们带上心爱的图书,与同学交流阅读。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不断更新图书,让学生借阅自己喜爱的图书。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朗朗的读书声,阵阵的辩论声,当课堂上听到孩子们妙语连珠时,你就会暗暗地惊叹:这小小的图书角竟会有如此大的作用!

2.师生经典共读,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教师应博览群书,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为了尽可能地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推荐阅读等入手去引导、激发阅读兴趣。在孩子们学会独立阅读后,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也可以买一些《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作为奖品奖给学生,让他们接受更多优秀作品的熏陶,学会欣赏意境优美的篇章,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3.鼓励亲子阅读,搭建健康的家庭阅读轨道。

课外阅读如果得到家长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学生的阅读收获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要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动员家长与孩子共阅读,给予阅读方法上的指导。每天陪孩子读一会儿书;每晚为孩子讲一个名人小故事……并积极推动、支持家长之间的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为学生建立起了一个优秀的阅读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局限在课堂里的语文学习,不脱离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恰当地探寻出一条独特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他们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就能帮助他们尽快驶向有效课外阅读的轨道。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独特阅读

文不同,感想相同。针对小学教学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尝试着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反复唠叨,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因此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读,教师只传授孩子理解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思维,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既可以介绍读到的内容,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将文章的特点和自己的独特理解结合起来,才能使阅读精彩纷呈,阅读主观性才能得到提升。   

阅读发展人的心智,丰富人的情感,阅读的情境激活人的不同体验,让人生成个性化的感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激发想象力,形成很大的一个思维空间,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读懂生动的情节,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政治,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预见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能丰富知识积累,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素养,我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励志书籍,谈感受,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荐阅读古典名著,科普类的小说,选喜欢的情节,背诵积累,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地成长

四、语文实践,让学生体验阅读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安排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长此以往,古诗词那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也将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开放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们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面及兴趣爱好,同时考虑性格、性别诸因素,分组阅读,在阅读卡上记录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开放式的小组合作阅读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自办报刊。根据学校组织活动、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办报刊。根据“环保”、“学雷锋”、“文明”等等寓教于乐的主题,大量阅读相关书籍,选择、编辑、插图,学生在创办报刊的活动中,不自觉地扩大了阅读量,也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网络浏览。阅读不仅仅局限在报刊书籍上,有选择地观看知识含量高的影视节目,迅速增加知识,在学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等文章后,可以观看有关的影片和历史文本资料,在教室里让他们欣赏,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畅游自然。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进田野,可以使学生了解禾苗的成长历程,领悟农民的“粒粒皆辛苦”,从而更加珍惜粮食。踏进森林,可以使学生感受树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公园、田野、森林、河流等大自然的优美风光,通过参观、旅游等方式,读懂大自然之书,增长见识。

五、落实措施,让阅读笃志不倦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成年人有区别,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讲究阅读的梯度与方法。具体做到以下三落实。1、时间落实。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尽量减少机械抄写的作业,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更多时间自由阅读。2、活动落实。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我们尽量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如举行读书故事会、课本剧表演、优秀诗文朗诵赛等等,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激发阅读兴趣。3、指导落实。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低年级推荐儿歌和故事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推荐有一定深度的成语故事和寓言,高年级推荐散文和普及版或原版的小说。

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读,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基础,提升能力,在快乐的阅读中感悟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在主动的阅读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快乐的阅读中抒发情感,感悟美好,在独特的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课内阅读重视词汇的积累、方法的指导,课外阅读更重视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情操的陶冶。两方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受益终生。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