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进修 >> 经验论文

从小组日记谈习作起步指导策略

作者:中河街道宋诏桥小学 冯盈盈   发布时间:2017-05-23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准(2011版)》第二段的作目明确指出,面表,增强作的自信心。”如何让学作,是每个语文老迫切想解却又苦问题。二年级第二学期,者在班展小,即根据生的作水平分成几个组,4至5人一,每一有一本公用日本,组内的同可以自由阅读他人的日,他人的日记进价,下自己的评语从学的情况中,发现以下两个比突出的问题:

 1.一,不知道如何材。容,源于我们对生活察,因此,可以事,可以人,可以物,可以景,也可以述活,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是日容。对班上46个学生第一轮小组取的行了分,果如下:

述活

11

2

0

0

33

们发现,于日取材多集中于与记述活动两个方面,在这两类题材中,他们写得最多的就是去某地方玩,或者在家里着做了一件什事。么会这样?因往往了孩子的日而特意计划一次出行,而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而去制造素材,是造成生不会写的重要原因。

2.泛泛而,不知道如何具体。他的日往往有主,到的可以人眼前一亮的亮点,只是平淡地记叙罗列事情。比如述一次生日聚餐,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昨天上,我去了大妈妈姐姐的生日。

到了大妈妈家,我先跟大妈妈打了招呼,就去房看点播电视了。了,我走出房坐到了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饭了,我和爸爸一起玩了石剪刀布。这时,大妈妈把姐姐的生日蛋糕拆放到上,大家点上蜡烛给姐姐唱生日快歌。妈妈说,可以吃蛋糕了。我立刻吃起蛋糕。吃完蛋糕我坐了一会儿,然后我和爸爸、妈妈去散步了。

今天玩得真开!

这位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记述聚餐的过程,已经达到第一学段写话的目标。但是我们发现,生在次生日聚餐,只是记录当时发生了些事情,但是具体的景描,人物的神作、言等描有。如何把面描得具体、生,这正是第二学段习作教学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策略一、引导关注生活,解”的问题

陶先生曾:“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流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地流不歇。”教师应导学注生活中的材,交给学生一善于发现生活亮点的眼睛。

【案例】

一次,负责管理餐厨垃圾桶的生生病假,果由另一个热心的生代替他的位置。天下午,这个学了一

今天,***假了,我助他水桶,心里提有多心了。我吃完,把水桶里的圾倒进垃圾桶之后,就准室了。忽然地方飘来阵恶臭,恩,好臭。我伸鼻子往四周,臭味又不了。我继续往前走,忽然又是一臭味过来,我一阵恶心。我放下水桶自己的衣服,不臭,又自己的子,也不臭。于是我拿起水桶,哦,天!太臭了!原来刚才那股臭味是水桶里的。于是我起水桶往水槽走去……

这则记虽然只是了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但是小作者于那股臭味印象十分深刻,就把它写了下。日找臭味的描得十分生,了忍俊不禁。于是,者利用堂上的一点时间让该学生在堂上自己的作,并让学说说,你觉篇日记写怎么样?得好,好在里?对你有什么启发?

常言道,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妙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景色美好的眼睛……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充分调动起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观察生活。春天到了,就带学生去找找春天,这里钻出几棵小草,那里开了几朵小花都能带给他们惊喜;冬天的天空飘起几朵雪花,就让学生接住几朵观察观察……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喜欢观察,天上的云朵,地上的蚂蚁,甚至是下过雨后叶片上遗留下来的水珠,都能成为日记的题材。通过读的日,点的日,以及教师有意地引,生逐步地学会留意生活中的素材,更多的“小事”写进了自己的日

策略二、注重方法指,解怎么写”的问题

(一)建立者意

从写教学角度看,者意是一作文教学观,是一在近似真实情境中作的作文训练方式。同,这个读者”,按国际写组织的倡,包括自己”的“自己”和“不同的”的“他者”。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提倡建立者意,以此激发学真实的情感以及表的欲望,正做到让学生有,

【案例】

班上有个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只有到节假日才回来一次。这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

……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我得很孤,我常常想:要是爸爸妈妈天天陪着我,那有多好!我知道是不可能的,因爸爸妈妈得更好。每到了上要睡候,我都到爸爸妈妈的房去睡,我多希望早上醒过来,就能看到爸爸妈妈,能抱着我故事!……

笔者将这篇日记内容转述给她的父母,父母在这篇日记后面写下了几句话:我的宝贝,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看到你孤独地等候着,我们的心里难过极了。对不起,孩子,爸爸妈妈没能陪在你的身边,我们一定会争取早点回宁波。在这里,爸爸妈妈答应你,以后尽量每个星期都回去看你。

看到这样的一次母女之间的真情对话,笔尝试在一次家长会前后布置这样的连环习作:要长会了,生的心里可是百般滋味在心,于是我布置了一篇习作《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在家长会结束后,让学父母最近有什变,题为《爸爸妈妈变了》。两篇作下,发现全班作文水平都有提高,表在情感真实,句通,错别字很少,以往生都多心里

两次作的成功之在于,生在建立者意,明确自己的作是写给谁看的。生在任驱动下,能够真实地表自我,的文章自然充感,很容易打人。

(二)开展专项训练

人教版语文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其统一的主题。每个主题内的这些选文题材广泛,语言规范,文质兼美,内涵深刻,在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写法、体裁上都具有典型性,在整个单元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其实细细解读文本,我们就能发现单元中的课文除了内容上有统一的主题外,在表达形式上也有一定的规律。

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了“写作本位说”,他提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将阅读课与习作课有机地结合能有效地教给学生方法,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对话形式,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也有相关的积累。可见,这一单元的其中一个训练点在语言描写上。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笔者不断重复几种对话形式,让学生对于提示语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接着请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对话形式进行想象补白。在学生基本能正确运用几种对话形式之后继续深入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记录与父母之间的对话。接着生把学习情况回家这一时机笔者布置了一篇以《考以后》为题的日记,要求当爸爸妈妈检阅试细观并记下爸爸妈妈的表情,作,特言,其中对话的形式要多,至少使用三。第二天,作收上一看,。主要表真实,而且除了对话精彩外,于父母的表情、作刻得惟妙惟肖,另外于自己心理活的刻得十分生,出了孩子的心

除了语言描写专题训练之外,笔者根据教材特点还相继开展了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按一定顺序(时间变化、移步换景)描写景物等专题训练。学生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拨开云雾见月明,写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策略三、价,解续发展的问题

(课标理论)多元、创新的评价往往能起到激励作用。教学中,教师应变评价制度,开展创新评价,解放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写的欲望

在小中,每一篇日记的最后都有至少两个评价,一个评价是来自于老师,另一个则是出自学生或者家长之手。当有的学生写自己忘记带日记本了,心里十分焦急时,另一个学生会安慰他说:我相信经过这次的事情,下次你一定不会忘记了。读了你的日记,我也不会这样了。当有的学生写自己今天的作业终于有了进步,心里十分开心时,另一个学生会鼓励他说:如果你继续坚持下去,你的书写一定能更上一层楼。当有的学生运用了贴切的成语或者有趣的俗语时,另一个学生会立刻发现这个词(这句话),并且给他点赞,有时还会提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改成这样行不行……

孩子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有共同的经历与体验,他们是乐于交流和倾诉的。学生互评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心门,让他们更加乐于写日记。而家长的参与让学生想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愿望更加强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读他人的习作并思考何处写得好,哪里还需要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评价者的鉴赏水平,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一举两得。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