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材研究与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作者: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张渊 发布时间:2020-11-23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在2020年11月,我非常荣幸能参加“小学数学教材研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培训。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培训在网上展开,分为钉钉观看专家直播和网络研修两部分。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黄林锋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深度把握教材的实践举措与思考》的直播。黄老师的讲解令我对教材的态度有了新的改变。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沟通学生与学生学习的载体。读懂教材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数学教材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问题解决与应用等,逻辑严谨,每一块内容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深刻研读教材,不能死板照搬。要了解每一块内容的编排意图,从整体到部分,理清每一课内容之间的关系,读懂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主体,才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曹晓玲老师带来了《基于学情分析的教材研读》直播。曹老师的讲座贴切我们平时的教学,通过对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为例,深刻分析了书本教材每一道例题编排的意图。教材中出现的例题和练习往往是最能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点的,书本里面每一道练习都包含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所以重视例题,关注书本练习,才可以牢牢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同样,作为教师,更要在基于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此外,在理解本册教材的同时,更要研读之前和之后要学习的内容,瞻前顾后,理清知识点所分布的学段,着眼于整体和局部,以旧知引入新知,才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真正实现精准教学。
同样,在网络研修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专家、前辈们给予的丰富建议。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渴望能学习更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这几天的培训让我对教材的把握、分析、研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也会认真研读教材,基于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认真开展教学工作。
下一篇:专业引领,打磨品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