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教科室2015学年度工作总结
——全区教科主任大会上的总结
作者:鄞州区教科室 发布时间:2016-09-27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在上级教科管理部门的有效指导下,在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领导下,经全室教科人员的有为努力和全区各校教科骨干有心参与,鄞州区教科室的2016学年各项工作计划圆满结束,超额完成任务,并持续五年不断刷新了各项业绩,拓展了鄞州教科之路,丰富了鄞州教科经验,提升了鄞州教科品牌,在2016学年度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长三角”地区先进教科研单位。
一、区教科室同仁真诚鼎力作为
全室科员同仁,都来自原单位的主要领导或重要领导岗位,因此素质比较优秀。大家淡泊个人名利,坦坦荡荡,没有任何架子,也不显任何光环,平等和谐,甘当绿叶。但人人有教育理念,有科研思维,有服务意识,因自觉而自由,成为一家不需要管理的单位;人人有专项岗位,有管理职责,有事业作为,因自新而自信,成为一群不需要鼓励的人群。而且人人分工不分家,上下贯通,分则成线自向前,合则抱团帮彼此;人人分家不分工,左右融通,散则专攻各术业,聚则共走科研路。
台风大雨积水,他们自觉到岗;冰雪路滑封道,他们设法归位;日常案头工作,已当己任成习;假日串岗加班,自当分内义务。这一切,在基层学校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于非基层学校的单位来说,横向比较,教科室的人文环境、思想境界、业务作为、各项服务,确实为鄞州的教育科研、课程改革、课堂改革、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品牌建设、区域教科网站建设等在宁波有今天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室共6名同志,全年合计接待教师专题咨询约3000余人次,审阅评比各类征文稿或其他文稿约2000余篇次,论证或指导课题论文约800余项次,到各校园调研指导或组织竞赛活动约400余校次;并执编出版正规书稿100余万字,批阅修改其他教师文稿50余万字,撰写各类业务文稿10余万字,上报督导专题报告60余份,各地各类主题讲座50余场次。为此,教科室的许多同志抽不出单位既定的体检时间,至今也未达成2000元标准下的年度疗养或旅游。
但也正因为繁忙,我们对前来咨询的教师,常常没有时间寒暄客套,也没有时间敬茶迂回,而是单刀直入,好为人师,倾力指导,令许多偶然前来咨询的教师不胜刺激,在此我们深表歉意。
二、各校教科骨干竭诚百花齐放
全区教科协作区的各组组长和各校(幼儿园)的教科主任、教科组长,怀着教科兴校、教科强师的理念,不断增强教科意识和岗位使命,边教育实践、边教育研究,边管理服务、边示范引领,全区呈现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姿态。
他们当中,或历经岁月,与鄞州教科始终陪伴并见证鄞州教科发展;或脱颖而出,为鄞州教科增光添彩并提升鄞州教科高度。他们当中,有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能培养和带出优秀教科教师的管理型优秀教科主任,例如鄞州职教中心的顾常平、鄞州高级中学的姜宏章、古林职高的张雪君、鄞州职高的乔先锋、田莘耕中学的崔建尔,等等;有一年又一年、一项又一项能孤军奋战并以一人之力成就学校教科辉煌的优秀教科主任,例如咸祥中学的刘雪挺、四明职高的黄华杰、横溪镇中学杨骕、李关弟中学的戴秀江、广德湖小学的王芳、东裕小学的徐佩云、宸卿小学的朱朋杰、王笙舲小学的戴孝平、特教中心蔡亚娣、集士港镇成校蒋云标、云龙幼儿园的王春艳,等等;有一年有一年一组又一组自己身先士卒并能带领其他教师同步研究的更优秀的教科主任,例如鄞州中学的王红元、实验中学的谢亚军、首南第一小学的李萍、下应小学的罗静伟、邱隘镇校的崔锡峰、望春小学毛娟红、金家漕小学汪风峰、堇山小学的陈可伟,等等;也有传承上任优秀教科主任、下启学校教科潜力的优秀教科主任,例如钟公庙小学的陈微江、实验小学的钱妮能、实验幼儿园的桂优花等。
也有在论文写作、校刊编印、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有单项或多项作出较大成绩的教科主任。例如为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有东钱湖旅游学校的孙争争、钟公庙中学的鲍杨程、塘溪中学程金和、东吴中学的朱祥、洞桥中学朱鹏军,东吴小学的范晓红、朝阳小学的楼珠凤、古林小学的朱郑汇,等等;为校刊编写作出重大贡献的,有华泰小学崔静、宋诏桥小学的董玲璐、德培小学的徐红波等。
各校其他教科骨干和课题负责任人(执笔人)、心理辅导员、科技辅导员等,为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项目,也纷纷极尽所能。他们克服了课务紧张、公务紧张、家务紧张,甚至克服了生育艰难、病痛艰难、条件艰难,一次次跑到区、市业务管理部门咨询,一次次邀请区、市管理人员到校指导,面对上级一次次否定、一次比一次高的苛求,以较为强大的内心和毅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实现了自己的超越,回答了“真正优秀的教师是怎样炼成”的问题。
三、全区教科工作主要成果业绩
1.完成了区政府主持的《高位提升,惠及全民——鄞州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国家一般课题BHA120042)初稿(40余万字)。
2.完成了区委宣传部、教育局委托的《立德树人的鄞州实践》书稿(30余万字),即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完成了区教育局主持的浙江省“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构建“幸福普惠”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浙教科规办〔2011〕153号SC71),并获得宁波市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正在申报省规划课题成果奖(2余万字)。
4.完成了《鄞州区“十二五”教育科研成果集粹》书稿(40余万),已转中国教科院付正规出版社出版。
5.完成了《浙江省学生家长指南》部分参考稿的编写任务。
6.鄞州区教科室被评为“长三角”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鄞州中学的何春芬被评为“长三角”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双双成为鄞州区教科的全新殊荣,并有二名教师的论文获评“长三角”优秀论文,从而实现我区被限额推荐的“长三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论文100%获奖的愿景,创造全省最佳成绩。
7.由鄞州区教科室全程指导四五年的鄞州实验幼儿园《“超级四合院”——幼儿园动态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于2016年荣获五年一届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成为我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奖项,也继续保持了鄞州区获得省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的项目始终出于教科规划课题的渊源。最近宁波市四年一届的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奖,我区的推荐项目也绝大多数出于规划课题成果。
8.鄞州区被限额推荐的五项课题成果于2015年下半年在浙江省2014学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成果评奖中,100%获奖,其中鄞州实验中学、钟公庙街道中心小学的课题荣获一等奖,鄞州中学、姜山镇中学的课题荣获二等奖,广德湖小学的课题荣获三等奖。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量均占宁波市的1/3以上,从而创造了鄞州区和宁波市的双重三大记录:获奖比例的记录,获奖总量的记录,一等奖数量的记录,创造了鄞州、宁波乃至全省的奇迹。目前,鄞州区又以最多项目数参加浙江省2015学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成果评奖。
9.鄞州区在2016年6月举行的宁波市2015学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成果评奖中,有33项课题获奖,并有一等奖8项,再次平了鄞州区于2013年创造的一等奖数量记录,并保持了“按区评奖”机制下获奖率的最高记录(2013年打破区域“全市通评”时,在全市40%余淘汰率的背景下我区曾经创造了100%获奖的成绩)。至此,全区课题研究,不论获奖总量、获奖比例、获奖种类、获奖档次,各项指标连续11年获得宁波市级年度规划课题成果最多的县(市、区)。
10.鄞州区输送的宁波市的德育专项课题、体艺专项课题、青年教师“卓越工程”专项课题等,不论立项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均保持了全市首位水平;宁波市新开辟的“十三五”重点课题、课程与教改专项课题、特教专项课题、成教专项课题等,立项数量也占有了全市最多份额。
11.全区教师全年出版专著或其他书籍达到40余部(不含校本教材),在报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等达到近千篇,并在市级及以上的长三角“我的教改试验”、宁波市教育科研管理研究会“教育科研团队创建”、宁波市“德育热点大家谈”、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心育网”新闻、宁波市“‘甬江杯’幼儿园区域活动之我见”、社区教育等各类征文中获得120余项(篇)优秀,其中首南一小的包路和宁峰小学的孙可杰荣获长三角城市群“黄浦杯”优秀征文奖。
12.鄞州区在一年一度的宁波市学校教育科研校刊评奖活动中,不但38份校刊获得年度优秀奖(一等奖7所、二等奖14所、三等奖18所),而且另有鄞州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钟公庙中心小学等校的4份校刊获评宁波市“十二五”优秀校刊奖,校刊获奖等级与获奖率以绝对优势高居全市榜首。
13.协助教育局和团工委,召开了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暨德育导师制工作推进会,组建了鄞州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坊13个并开展正常活动,组织或参与了全区读书节、中小学阳光系列评选、主题班队活动观摩等活动。组织参加宁波市第八届主题班会课评比,被推荐的2教师全部获奖。
14.鄞州区继续保持了宁波市至今唯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的殊荣。目前全区71所学校成为宁波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并在数量上高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规范化比例达到应评估学校总数的70%,许多学校还设有阅览室、等候室、测量室、宣泄室、沙游室、放松室等功能区,全区已配备专业测量软件60余套,定期对学生开放心理辅导室,保证每周开放不少于10小时,3~4名咨询员轮流值班;开通区、校两级的心理热线、网站网页、QQ群等求助载体100余个,全区各校利用一课(心理辅导课)、一报(心理小报)、一箱(心理信箱)、一线(心理热线)、一团(心理社团)、一栏(心理宣传栏)、一日(心理活动日)、一周(心理活动周)、一节(心理活动节)、一剧(校园心理剧)等载体向师生宣传心理知识,解答心理困惑;有5386名教师拥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C证,持证率达65%,并另有国家心理咨询师192名、省A级证书14名、B级证书110名;新增浙江省一级心理辅导站2家,目前全区已有鄞州区中学、蓝青学校、东钱湖旅游学校、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4家成为浙江省一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活动已形成“鄞州模式”,鄞州中学邵巧倍荣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一等奖,并有20人次或项次荣获宁波市心理健康教师教坛新秀评比、优质课评比、名师赛、技能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等各项优胜奖,另有59人次荣获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优秀论文,获奖总量和获奖档次高居全市之首,还年均辅导家长近20场次5000人次。
15.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是全省范围内县(市、区)级教科室工作“人无我有”的一项特色,也使该项工作成鄞州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人有我优”的一大成就。组织了8项区级科技培训和多项校际师生科技“手拉手”活动,承办了1项市级科技培训,组队参加了1项全国、2项省级、7项市级科技培训;组织了鄞州区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和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承办了宁波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嘉年华的三项科技竞赛,组织了10余项本区的科技竞赛。全年共获得市级及以上的科技荣誉640项次,其中姜山中学、高级中学、高桥中学、东湖·邱隘小学联队等10余所学校,勇夺全国中小学机器人竞赛金奖、机器人足球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建筑模型大赛等合计10金13银11铜;在第29届浙江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夺得5项创新发明二等奖;鄞州科技教师风筝联队参加浙江省风筝锦标赛和首届风筝精英赛,蝉联综合成绩全省第一;在宁波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宁波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夺得无线电测向、航海、车模、四轴机等项目7金7银4铜,使得本届市运会中鄞州区的青少年科技金牌总数再次保持第一;在2015年9所学校的科技文化节目被央视录播的基础上,鄞州区第二届科技微电影比赛活动又得到了CCTV14导演组的再次青睐。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