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新路 展亮点 求发展
记浙江省2018年小学音乐教学“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
作者:中小学音乐 发布时间:2018-05-15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五月的阳光,温暖和煦;五月的微风,清爽宜人。在这感恩的五月,浙江省2018年小学音乐教学“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于5月9日-11日在美丽古朴的宁波市镇安小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400多位音乐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一场音乐研训盛会。本次研训活动的主题是:“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音乐基本素养形成的有效课堂”。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激情澎湃的心灵碰撞,意犹未尽的教学研讨……让人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沉醉不知归路”。
来自杭州、温州、金华、台州、嘉兴、宁波的骨干教师向我们展现了八节研讨课,这些课体现了他们在新思想、新理念引领下开展的创新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温州市实验小学的魏宁老师引导孩子从节奏入手,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模拟打击乐器,最后进行节奏编创与合奏,充分体现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金华市红湖路小学的刘笑笑老师在《小小羊儿要回家》一课中,运用柯达伊教学法,遵循准备引导——命名认知——复习加强的教学原则,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基础上引出全音符的学习,通过律动体验、模唱、默唱等多种手段不断深化对新知识的体验,在听、唱、读、写中加强对新知识的运用和巩固,一节课安排多个作品、多种活动,每个活动均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做到了精准有效的教学;宁波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郑昕老师展示了常态教学背景下班级合唱能力的形成,孩子们呈现出来的良好乐感和即兴视唱、合唱能力让听课教师赞叹不已;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章霁老师开设了一堂奥尔夫乐器的玩创课,他先引导学生用身体感受音乐特点,然后探索用乐器把身体感受到的音乐转化为乐器进行表现与创造,充分体现了奥尔夫的“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的基本理念,在音乐学习领域上进行了大胆突破,丰富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表现音乐的形式;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丁雨老师以短小的音乐素材为契机,在不断进行的唱、动、奏等实践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并在重复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出新的学习要求,使得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在重复中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有表现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杭州市大关小学的林琼老师在《我是小小音乐家》一课中充分挖掘作品本身,找到歌曲旋律进行的规律,通过动作、图谱感知其特点,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力,进一步体验了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情感,在学生演唱中,林老师还指导学生探索用不同的人声来表现歌曲,在阿卡贝拉的演唱中让孩子感受了人声丰富的表现力;温岭市锦园小学教育集团梁小佩老师的一年级歌唱课《这是什么》,除了让孩子们学习歌曲演唱,体验歌唱的快乐外,还在歌唱中感受音的高低对比和变化;海宁市南苑小学虞丽娜老师的《铁匠波尔卡》通过多种体验方式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特殊音效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听辨并记忆音乐的结构,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运用各种方式,在参与乐队演奏中感受了波尔卡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这些展示课在形式和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教学理念是共同的:那就是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让每个孩子都真正参与学习,带着自我感觉、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积极地投入到音乐中去;在教学目标上是共同的:就是在音乐学习中不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是共同的:就是以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多途径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本次活动邀请了尹丹红、姚丽雅、周琦、项雅丽、徐慧琴五位省特级教师和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蕾老师担任点评专家。点评和研讨的形式也用沙龙对话替代传统的专家点评,从而使点评更具实效性和研讨价值。执教老师和本地区的教研员讲述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并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受邀专家在解答的同时亮出自己的观点。专家们在交流中指出:生本课堂的构建是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生本课堂应以学生的经验、智慧和学习积极性为资源,探索地学、合作地学、交流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结果并不是我们唯一追求的,我们更注重学生在过程中收获了什么,享受了什么;生本课堂应该尊重孩子的分享和体验;生本课堂应是让学生来“玩”音乐,这个玩的过程要有探索、有想象、有期待、有困惑、有惊喜、有满足和不满足,还要有调整……如果说老师们的研讨课让我们开拓视野、启发灵感,那么专家的引领更让我们对“生本课堂”和“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浙江省音乐教研员杜宏斌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肯定了各地教研员近年来在音乐课堂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这些课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是对传统教学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并对八节研讨课进行了清晰的理念梳理,也对宁波鄞州学生所呈现出来的良好音乐素养表示大力赞赏。随后,他又为全体与会教师做了一个《围绕核心素养,构建生本课堂》的小讲座,杜老师提出:要构建以学生音乐素养发展为目标的生本课堂,我们不能以学会一个作品或表现一个作品为最终目标,要围绕音乐基本要素,特别是节奏和音准,通过作品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因为这是孩子从事一切音乐活动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最本质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特点,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用音乐的方式玩音乐,在音乐学习中首要的是唤起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需要,再逐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音乐学习的内驱力和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音乐素养与学生所面临的音乐挑战之间达成平衡,从而让孩子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到自尊、自信和流畅体验,这才是让孩子真正喜爱音乐、与音乐为伴的动力所在;无论哪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我们都要遵循从感知、体验出发,引发音乐联觉和音乐想象,促进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再通过唱、奏、动、创等方式进行音乐的表达与表现,然后又进行新一轮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技术性和艺术性方面得到平衡;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理念,坚定信念,立足音乐教学的本质,立足本土实情,借鉴学习国内外各种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进取,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本次研训活动除了课堂精彩,点评精彩,还有一个亮点是,组委会安排了一批在校师范生担任会场的工作人员,并为全体参会教师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的欣赏——5月10日晚在宁波音乐厅举行了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法国浪漫之歌”的专场声乐音乐会。这样的组合与安排,将音乐教学与音乐艺术联系起来,将师范教育与普通学校音乐教学联系起来,既开阔了音乐教师的视野,也给师范生提供了接触真实课堂的机会。
每一次的省“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都是全省音乐教学的风向标。以“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音乐基本素养形成的有效课堂”为主题的2018年小学音乐教学“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必将对我省在音乐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强化“生本”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为音乐核心素养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带去深远影响。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郭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