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共同进步
记鄞州区小学信息技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 发布时间:2018-05-12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5月9日,鄞州区部分小学信息技术青年教师在教研员陈老师带领下,到宋诏桥小学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三位教师均围绕着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五年级上第六课《电子信使》展开教学。虽然是同题,但是每位教师都在课程中融入了巧妙的情景设计和创意环节,让课程有了各具特色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课,来自堇山小学的陈琪老师以《堇山小学生给市长写信提建议,三天就收到回复》的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从注册到使用邮箱环节梯度分明,过度顺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信息技术常用的任务驱动法,再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接着,下应中心小学的林佳巍老师上第二节课。他的课堂中贯穿始终着情景创设,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
第三节课由华泰小学的张海萍执教。课上,张老师巧妙地以诗词《春望》中“家书抵万金”引出和平年代的沟通方式——电子邮件。接着以“注册邮箱”——“登录邮箱”——“写邮件”为教学思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讲解本课难点邮箱地址时,张老师以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小区名和门牌号做类比,轻松突破了难点。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给老师发邮件,亲身体会收发邮件的实践操作的乐趣。
在下午的研讨环节中,与会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深入研讨。首先,两位上课的青年教师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和体会;接着,观摩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点评了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就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充分讨论;然后,由区骨干教师,宋诏桥小学的胡勤俭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作了综合性的点评。整个研讨过程中气氛热烈、和谐。
最后,教研员陈老师老师对三位教师的课进行总结,提出“怎么把信息技术课上得高大上?”他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解决技术问题是最为底层的要求,要提升课堂层次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情景,教师创设的情景要有意义,要贴近学生生活并且能做到贯穿课堂始终。第二是方法,教学中要权衡好“放手”和“手把手”,可以在先“手把手”教会学生知识技能然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第三是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堂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电子信使》这一课,可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第四是资源,充分利用比如微课、学习帮助文件等资源。学生也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丰富资源,比如学生演示、学生板书等。第五是评价,尤其注重科学准确地对学生课堂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评价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年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升了其自身核心素养。(惠风书院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