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的音乐教与学——记——鄞州区小学音乐教师云上专题教研活动
作者:小学音乐 发布时间:2020-04-24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随着学校分年级、分批次复学,孩子们从居家线上学习回到线下,老师们也从幕后“十八线主播”回到了台前。如何在疫情防控下有效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保证音乐教学质量,是当下音乐教师面临的最大困惑。为解决老师们的困惑,给老师们指引教学方向,4月22日下午,在省特级教师、区音乐教研员周琦老师的组织下,全区小学音乐协作组长、名师工作室成员、各小学教研组长共计一百多名老师通过钉钉平台,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了以“后疫情期的音乐教与学”为主题的云上专题音乐研讨活动。活动分为三大环节:“直面困难,先谋后动”、“直面挑战,别样学”和“直面难题,变‘危’为‘机’”,内容涉及后疫情期间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此次活动由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的陈珺老师主持,邀请了来自各校的7位老师进行主题分享。
一、直面困难,先谋后动
没有钢琴、没有足够空间,不能摘口罩、不能“扰民”,是目前音乐课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这两个“没有”和两个“不能”,我们如何在仅剩的两月时间里整合教材,提炼精选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制定教学目标?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郭瑾老师和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的王琦璐老师给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郭瑾老师对后疫情期间1至3年级的音乐教学重点进行提炼,从旋律音高、节奏节拍、音乐鉴赏等角度就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安排、处理给老师提供了有效地经验,并建议老师们遵循音高教学规律,关注学生音高的读写训练。王琦璐老师通过《那不勒斯舞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迷人的火塘》等具体音乐作品,从音乐术语符号、乐器、体裁、人声分类、拍号等方面整理出了4至6年级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点,并基于这些知识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二、直面挑战,别样教学
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精选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第一步,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和内容同样是本次研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相信下列老师提供的“指南纲领”给老师们指引了方向。
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的辜晓敏老师就音乐的读和写进行经验分享,辜老师以典型案例入手,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读谱和听记意见:增加读谱量,丰富读谱形式;以念唱为前提的听记,遵循循序渐进、具象到抽象的听记,借助图形谱、旋律线、音高圆片的听记,并向与会老师共享了教学辅助工具和经典书单。鄞州区瞻岐镇中心小学李翔老师从课堂乐器的基本训练、识谱训练和课堂评价三个角度就疫情期间如何开展课堂乐器教学进行阐述,建议老师们从吹奏姿势、指法练习、识谱练习等教学内容上来巩固课堂乐器,从而持续课堂乐器的学习。
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张浩瑛老师、宁波市四眼碶小学的姜怡萱老师以及鄞州区华泰小学的袁倩漪老师则从经典律动的学习、空间探索的引导、上身律动的强化和手部声势的参与等方面交流律动教学经验,建议老师们通过“智慧”积极地改编律动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做不同的身体律动组合;借助学生的铅笔、尺子等教学道具来辅助律动教学。
三、直面难题,变“危”为“机”
省特级教师、区教研员周琦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省音乐素养监测的相关工作。周老师强调了监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建议老师们将后疫情期间的教学与音乐素养监测相结合,鼓励老师们要真面危机,勇于挑战,转变思维,变“危”为“机”,群策群力,解决难题。
本次线上“云教研”,成地实现了教师异地教研,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解决了老师们后疫情期间的教学困惑,给老师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蓄力再发,续写新篇章,且行且思,携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