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学称谓礼仪
记鄞州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公益课堂第三次活动
作者: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赵培敏 发布时间:2017-06-19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6月18日上午九点整,鄞州区新华书店的“王应麟蒙学堂”里又是“人满为患”,第三次公益教学活动准时开始。30多个孩子虽然来自全区不同的小学,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本次的《三字经》诵读由鄞州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宁波市小学语文教坛新秀陈钢老师执教。
陈老师先带领着孩子们以拍手吟诵的方式,欢快地回顾了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接着他出示了今天的学习内容——“高曾祖”,纠正了“曾”字的读音后引导孩子们了解了亲属的称谓,理解了课题的意思,在大家诵读课文的过程中,陈老师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九族”和“十义”,整堂课上,陈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各种形式的读与背,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欢快。
特别是在认识了“十义”后,陈老师播放了由陈丹青写的一篇文章《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由此为切入点,陈老师整理出20条小学生应有的基本礼仪,如:听别人说话时,眼神不能游移;最后一个进门,要随手关门;遇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礼让等。这20条小学生要遵守的基本礼仪,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通过这次的学习,孩子们懂得了今后应该如何有礼貌地对待家人、朋友。最后,陈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要求孩子们回家后,由父母监督,按这20条基本礼仪去做,争取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讲礼貌、懂礼仪的好孩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三字经》中的称谓礼仪正是我国礼仪文化的最好体现,懂礼貌、讲礼仪,这是当代小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