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简报 >> 鄞州教育简报

《鄞州教育简报》(2019年第4期,总第4期)三名工作室、教育跑改、作风建设

作者:鄞州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12-11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E4D25306-0086-4e60-9B07-8483DC1993DF.png

“三名”工作室为抓手  提升区域教育教学品质


鄞州区组建名校()长、名师、名优班主任“三名”工作室,充分利用沪杭等地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高校资源、名校名师资源,邀请教育名家走进鄞州校园,传授教育和管理经验,交流教育热点问题,破解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难题,提升区域教育教学品质

鄞州区2019年建设100个名师工作室,由特级教师、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建设50个名优班主任工作室,由市级、区级名优班主任担任负责人。其中,在每个名师工作室和名优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中,边远、农村学校学员占三分之一以上。建设名校长的工作室,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将全区220余位校长、书记全员纳入,组建学前、小学、初中、成人学校、党组织书记五个“学习共同体”。通过名师带徒、结对帮扶、驻点支援等形式,推进优质资源向农村学校、普通学校辐射,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引领作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进阶。

在工作推进上,鄞州区教育局将“四个结合”作为“三名”工作室工作推进的重要策略:一是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助推相结合。既注重理论学习,又强调实践创新;立足鄞州教育的现状,聚焦基础教育实践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聚焦学科教育与全员全程育人的关键问题;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运用于实践,推进人才全面发展。二是坚持个体成长和团队发展相结合。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既推崇个体自觉学习、主动发展,也强调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在领衔名师(名班主任)引领下,工作室成员在实践中加强研究,在任务中接受挑战,在团队合作互助中实现发展。三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拓教育视野是优秀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高校资源、名校名师资源,组织工作室成员考察、观摩、现场学习,输送校(园)长、书记赴名校蹲点学习,邀请教育名家走进鄞州,传授教育和管理经验,交流论述教育热点问题,破解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难题。四是坚持个体发展与区域均衡相结合。每个工作室每年至少为农村边远学校开展次示范教学活动或专题指导活动,助力农村边远学校教研组建设,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开展教育“微改革”实现“多赛道”领跑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切实提高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效率和满意度,鄞州区教育局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将麻烦留给自己,把效率带给群众”的服务理念,2019年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充分利用微信、钉钉等通讯网络平台,推出多项教育“微改革”,使行政审批、党建信息化、教育督导评估等工作领域实现“多赛道”零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推出行政“微审批”平台。不仅实现群众、学校教育行政审批“零跑”服务,工作人员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审批工作。市民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鄞州行政服务”,进入“审批服务-微审批-教育局”栏目,便可以看到鄞州教育审批所有项目,从中选择所需项目,按要求填写信息并拍照提交材料,就可完成申请。

二是推出“钉钉”党建信息化平台。借助“钉钉”信息化平台,重构基层党支部向局党委请示汇报等相关工作程序,用“二维码+表单”高效链接系统内部207个支部的重大信息,半年多来共为基层党支部减负共4大类7个常规事项,包含向局党委请示、党员关系转接、党费收缴、基层党组织信息等内容,累计少跑3000余人次,基本实现党务工作“最多扫一次”的零跑服务。

三是推出“掌上督导”平台。学习最多跑一次改革“掌上执法”先进理念,推出“鄞州教育督导”微信移动平台,开辟“督学笔记”、“督导报告”、“督导信息”等栏目,让督学拿着手机开展“掌上督导”工作,实现责任督学对全区200多所学校(幼儿园)办学行为的智能化监管。责任督学可以在手机移动平台随时查阅评估标准、了解政策法规、进行线上学习,随时上传工作照片、递交督导报告等,家长等社会群体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在线投诉”。

四是推出外出报批“钉钉”。根据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要求,区教育局梳理了4个办事事项——局管干部外出审批、教育系统教师集体外出审批、教育系统教师外出疗休养审批、教育系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审批,动员相关科室经办人员梳理和制作了事项信息、办事指南及流程图,以后学校(幼儿园)教师、学生需要外出,只要通过网络平台便可以提交申请,让教育局工作人员代跑完成报批工作。


强化“四项举措”  加强系统作风建设


为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优化教育系统工作作风,创设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良好氛围,鄞州区教育局近期制发了《关于教育系统加强基层服务、转变作风的若干规定》(甬鄞教〔2019183号),通过强化项举措来打造“守纪型、效能型、服务型”的教育系统。

一、严明纪律抓作风,提高发展教育的执行力

鄞州区教育局结合实际,进一步规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发展教育的执行力。一是规范外出制度。要严格控制外出数量,原则上一个月最多1次,每次最多不超过5天。简化会议安排。二是加强会议的统筹和协调。能不召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召开的会议合并召开。会议议程以任务交办、表态发言为主,一般不安排交流发言等议程。三是简化调研陪同。坚持轻车简从,最大限度减少随行人员,一般学校(幼儿园)的陪同人员控制在3个人左右。鼓励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方式,到基层掌握第一手情况。

二、增进情感抓作风,形成团结协作的融合力

为整合全系统力量,一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鄞州区教育局对机关干部、学校干部、教师等群体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作风要求。首先,机关工作人员对来教育局办事的人员,要按“四个一”标准做到“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杯热茶、一次让座”做好接待工作。其次,校领导班子办公室要设在教师办公室附近,教师办公室要设在学生教室附近,以方便第一时间了解师生情况,增进师生情感。再次,要定期开展慰问工作。局领导每年要定期看望慰问校园长代表10人以上,校园长每年要定期看望慰问教师10人以上;教师要定期开展家访工作,班主任及课任教师每学年至少家访三分之一学生,三年内完成全部学生的家访。

三、切实松绑抓作风,激发自主办学的创造力

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鄞州区教育局在厘清政府与学校职责的基础上,切实为学校“松绑”,赋予公办中小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一方面,要规范进校园活动。对各类非教育事项进校园活动实行审核认定制度,未经审核认定通过的活动,一律禁止进入校园;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另一方面,要减少检查评估。教育局各科室及直属单位要简化进校园调研、检查、督导、评估等工作,减少次数,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局机关各科室及直属单位要严格履行检查评估报批手续,凡以局名义到学校、幼儿园均需报局办公室审批,未经审批不得进校园检查评估。

四、服务民生抓作风,提升系统干部的战斗力

引导教育系统转变作风,实现一站式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带服务,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一是建立全员接待机制。对来电来访来信群众,要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局机关、学校(单位)要做到接访不回避、不推诿、不搪塞,切实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第一现场,如无法马上解决,第一责任人要记录来访人的联系方式,待了解相关情况后在规定回复时间内作答或解决。二是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制。针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充分把握“时度效”,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各校(单位)应第一时间主动上报教育局,统一做到迅捷、依法、适度、高效处置,以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