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简报 >> 鄞州教育简报

《鄞州教育简报》(2019年第3期,总第3期)嘉定教育借鉴

作者:鄞州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816F08A0-5CB2-4b68-B3C9-8F40569601DC.png


嘉定区初中教育:

聚焦优质均衡   打造初中品质教育


20191111日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嘉定区)正式启动。启动大会后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学研究处初中部主任储春红作初中学段课程与教学工作自评的主题汇报。

嘉定教育秉承“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核心发展理念,依据《嘉定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构建“两圈四区”教育生态圈,积极探索实践“品质教育”,聚焦学校课程,努力推进初中课程建设,实施以“课程-课堂-践行”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初中强校工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均衡发展和内涵建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聚焦核心素养养成建构区域品质课程

嘉定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品质课程”项目为抓手,基于校情,加强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基于区情,利用地域特色优势,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基于创新,有机统整三类课程,延展学生课程学习经历;基于中考新政,优化课程内容实施。同时,辐射有效课程建设经验,提高课程教学工作站位,进一步提升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2.探索教学与评价转型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课程教学改革相关要求,嘉定区深入开展课堂转型研究与实践,提出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转型路径,即结构化的三个关注:关注资源与结构、关注提问与表达和关注学科核心价值。以此为指导,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强化课程与教学各环节的一致性,研究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区域课程与教学改革。

为了保证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一步彰显课程意识,嘉定区积极推进“单元教学”,采取理论培训、课例研讨、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科单元教学意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过程中,“以问题化学习为策略”和“以小白板为载体”培养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尝试实践在区域内发挥了积极的引领辐射作用。

3.凸显服务指导能级发展教师专业素养

嘉定区倾力打造教师队伍,以学科工作室为依托,组建不同层级的教研共同体。初中学段基于实证调研,针对各学校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针对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聚焦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初中学段主题教研形式多样,有学科层面的跨校联片调研、学校层面的跨学科联盟教研、多地联动的主题教研、“嘉学院”和“嘉研修”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从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引领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4.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嘉定区完善形成品质教育质量调研机制。从“课程与教学”维度,关注课程理念的落实,关注教学五环节的一致性,形成“一校一调研”集体调研反馈机制。集体调研主要有三种方式:集中调研、飞行调研和联合调研。

嘉定区强化命题能力保障。初中教研室采取成立区域命题小组、开展优秀作业与试卷案例评选等措施,提升作业与试卷命题质量,保障教、学、评的一致性,从源头上落实减负增效。嘉定区发挥数据技术平台的作用,积累汇聚调研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解读,逐步构建“课程与教学、作业与试卷命题、大数据监控预警”促进学习的质量保障体系。


嘉定区小学教育:

落实课标稳健变革    持续改进提升品质


20191111日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嘉定区)正式启动。启动大会后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学研究处小学部主任周雅芳作小学学段课程与教学工作自评的主题汇报。

嘉定小学教研以“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为核心发展理念,紧扣“沉下心来抓教研,凝心聚力推课改”的工作目标,主动对接区域重大项目,深入推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品质教育。以“规范与创新并行”为主旨全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1.区校同行,研读课标,有序推进与落实

明确工作定位——让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制定《嘉定区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嘉定区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区域推进工作方案》,提出工作落实的明确要求。

落实有序行动——小学教研室展开各类分层培训,以“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为抓手,明确备课要求,改进教学评价,强化工作的规范落实。嘉定教育网连续一学期每周一篇《零起点、等第制,嘉定在行动》专题报道,及时传播行动轨迹。

2.依托调研,改进教学,驱动问题解决的课堂转型

以问题为导向,编制学科指导手册。形成区域调研长效机制,展开问题征集,加快从问题到资源的转变,编撰印刷小学分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指导手册供一线教师参考使用。

以“三个关注”为路径,推动课堂转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是现阶段课堂转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与嘉定教研提出的改进教学“三个关注”——关注资源与结构、关注提问与表达、关注学科核心价值深度融合,整体推进。

3.研究聚焦,改进评价,回归教育本源

以学科评价指南为依托,聚焦评价研究,以评价促进课堂生态优化。关注每个学科的评价改进,关注每所小学的校本化实施,用评价引领教学回归教育本源。

学科行动,全员推进。各学科聚焦评价展开有效行动。如小学美术学科突出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性,推行美术学科成长手册,开展作业的多元性和全面性评价。

校本实施,区域推广。各基层学校展开个性鲜明的校本化实施,如实验小学的流程再造,优化评价。在课前提出评价内容,对照目标预设评价指标,教学中开展有根据的评价,促进目标达成。

4.引领研究,项目先行,打好“组合拳”

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合作的方式实现不同学校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或经验分享,突破现实瓶颈,提升办学品质,促进项目落地。

组团集群发展,提升项目实效。借助“新优质学校联盟”的优势,开展“等第制评价”的组团式项目研究,发挥研究效益的最大化。

借力多方资源,深化课程整合。各小学有效落实“快乐活动日”,整合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在每周三“快乐活动日”中善学、乐学。


嘉定区学前教育:

厚植课程内涵    寻问教研之道    品味儿童成长


20191111日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嘉定区)正式启动。启动大会后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学研究处幼教部主任陆静作学前学段课程与教学工作自评的主题汇报。

嘉定区学前教育整体响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引领,坚守儿童立场核心理念,探寻在课程、教学、教研等方面的转型和改进,稳步推进嘉定学前课程与教学内涵发展。

目标导引下的“四项目、四责任”

嘉定学前教研以“探索课程内涵、追求品质教研、建立实证意识、按需指导服务、提升教师专业”为目标;聚焦“区域品牌课程建设、‘雁群计划’教师发展、优质园建设、民办园规范管理”四大项目;深入“课程指导、教师研修、课题研究、蹲点指导”四项教研责任区,充分发挥教研员“研训教一体”作用。

发展驱动下的“三探索、三推进”

——探索课程内涵发展,助力课程持续生长

1.蕴育研究——区域“大视野”课程

嘉定学前通过构建区域“大视野”课程,探索共同性课程区本化实施,在“开阔视野,快乐体验”课程理念指引下,落实“主题学习、灵动游戏、健康运动、慧雅阅读、STEM+科学探究、创想艺术”六大研究共同体。探索“课程环境与资源的有效支持”及“幼儿丰富的体验和经历”。全区幼儿园在户外资源开发上整体行动,幼儿有更多机会在户外进行四类活动体验,活动过程更开放、活动经历更丰富。

2.优化实施——幼儿园共同性课程

区组建六支“课程组团研究”团队,解决幼儿园课程实施关键问题,突破难点瓶颈。游戏聚焦“自主”,重“游戏环境构建和儿童游戏行为观察突破与解读”;运动聚焦“野趣”,重“运动资源开发和幼儿运动观察与科学指导”;生活聚焦“品质”,重“保教融合和个体生活观察与指导”;学习聚焦“主动”,重“教学改进和儿童学习观察与支持”等,课程实施整体质量有较快提高。

3.迭代更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2017年起,从聚焦课程实施方案的一系列专家培训、评比、质量分析、到幼儿园优质课程展示,在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反复改进、迭代更新中,园长、教师、教研员课程领导力均有较大提升。

探索课程质量支持系统   推进课程有效实施

嘉定学前落实以“四项定制”调研为主的“课程质量支持系统”:定制专项调研、调研工具、质量分析、基于改进的评比和基于共享的展示等。近年来开展“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年级组现场教研”等7项调研,凸显调研诊断、指导和服务功能,找准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薄弱点,逐步改进、提质增效。

探索优秀教师培育模式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嘉定学前积极探索优秀教师培育模式,坚持用研究带好每一支队伍。普适性研修解决教师专业基础问题;针对性研修发展男教师专业优势;“雁群计划”提拉式研修,培育区域学前领军教师。“雁群计划”项目评为市教育综改典型案例,近五年市级及以上教学、课题获奖及展示共23人次,其中市级评优展示1次,市教学新秀在课堂展示2次。

嘉定学前将继续坚守正确的幼儿教育观,不断提升教研品质,持续深化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质量,推进嘉定学前教育与课改同行,向着更优质继续发力。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