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教育简报》(2020年第2期,总第7期)教师队伍建设专辑
作者:鄞州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0-01-31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政治上牢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
为加强对教师的政治引领,鄞州区通过理论学习,增进教师的政治认同,着力补足教师的精神之钙,强化教育姓党的属性。两年内,鄞州区吸纳研究生、骨干教师等40名高级知识分子入党,校(园)长队伍中党员占比85%,全区党员教师占编制教师的50%以上,40%的党员教师是中高级以上职称。
2019年3月起,鄞州教育系统在全系统干部、党员队伍中实施“夜办公”制度。在每周二晚上组织夜学、夜访、夜谈、夜研,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括党建理论、党内法规法纪、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八项规定”等。2019年9月,“夜办公”在全体教师队伍中推行,成为鄞州教育系统加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夜办公”、“两培养”、“微党课”、“党建亮显工程”,一条条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养塑造了一批师德高、师风正、师能强的教师典型。
2019年,“支教奶奶”周秀芳获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鄞州区还涌现出了“六年如一日为留守儿童举办公益暑托班”的周妙亚老师、“抱着残疾儿童上体育课”的叶挺老师等,另有35名教师获评省市各级先进。在新疆库车、在延吉和龙、在溆浦、在兴义、在德兴、在衢江等地,还有许许多多的鄞州教育人,他们舍家报国,倾情支教,坚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业务上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得益于鄞州连续两轮的教师领军人物培养计划。2013年,鄞州启动高端教师培养项目,安排120万元专项培养培训经费,从区内外聘请28名以知名省特级教师为主的学科“大咖”作为导师,对106名优秀骨干教师分两期开展高端培养工作。
2019年年初,高端教师培养的“升级版”,“校园长、书记学习共同体”、“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启动。确定了251名培养对象,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训、访学、高层次学术交流等,为鄞州教育培育一批学校管理专家、教学领军人才和教书育人名家奠定基础。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育“领头雁”队伍。“校园长、书记学习共同体”通过创新校园长、书记学习研修模式,促进校园长、书记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幼儿园管理创新,从而培养一大批品德修养高尚、思想理念先进、管理实绩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管理人才。
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群雁飞”。2019年,鄞州区教育局建成100个名师工作室、50个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结对帮扶、驻点支援等多种形式,推进优质资源向农村学校、普通学校辐射,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通过邀请教育名家走进鄞州,传授教育和管理经验,交流教育热点问题,破解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难题。
构建起分层分类全员师训体系。鄞州区教育局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梯队建设,落实教师360学时培训,教师年人均师训经费达到2800元;鼓励教师制定个人职业规划,通过选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开展师徒结对。
在“高端教师拔尖培养、骨干教师梯次成长、普通教师进修发展”的良好机制保障下,教育铁军成为鄞州“品质教育”的强大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近三年,自主培养了4名教师省特级教师、12名正高级教师、4名市名校长、10名市名师、12名市学科骨干、20名市(区)优班主任和180省(市)教坛新秀。
生活上“真金白银”保障教师收入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鄞州区教师工资再次调整,全区教师收入待遇(含部门奖励基金)实现连续四年上涨。
2017年到2018年期间,在鄞州区财政相对紧张的形势下,仍保证25亿以上的费用投入教育领域,其中教师工资费占教育领域投入总费用的6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鄞州区教师工资已实现连续四年提升,人均教师收入增加3至5万元以上,正逐步缩小与公务员的差距。
重点保障农村、山区教师待遇。在工资待遇方面,先后出台农村特岗教师津贴、乡镇工作补贴、山区边远地区教学津贴、等倾斜机制。目前,偏远的农村教师得到的额外津补贴最高要比城区教师高1.8万,靠近城郊的乡村教师也有近万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鄞州区统筹13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骨干教师、乡村教师的奖励与补助。出台相关人才激励政策,给予省特级教师、市名校(园)长荣誉每月5000元的生活补助,市名教师、名班主任每月3000元的补助。
鄞州区还出台《全区教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的指导意见》,规定了男900元、女1050元的体检标准,这个指导标准与公务员持平。
针对区级及以上名师,区教育局与卫生部门一起建立医疗绿色通道。名师凭着绿色通道卡及医保卡就诊,在当地公立医院可享受优先挂号,优先预约专家门诊号,优先预约住院床位。
为促进教师身心愉悦,鄞州区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丰富教师业余活动内容。根据教师特长爱好,组建相应的教师俱乐部或文体社团,安排一定的自由锻炼时间,鼓励教师参加文体活动。组织琴棋书画、旅游摄影、茶艺插花等项目培训,为教师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创设优良环境。
管理上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良知是底线,纪律是红线。这几年,鄞州区教育局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让“有良知、有温度、有情怀”成为鄞州教育人的刷屏热词。
在2019年的新教师课堂上,新教师们连续听了市首批名班主任娄冬芳老师作的《做有温度的班主任》、教师法与儿童保护法的督导、省师德楷模周妙亚老师的《师爱与坚守》三堂课,围绕“四有”“四个引路人”要求,扣好教师从教的第一粒扣子。在暑假开学前,全区教师接受3-5天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
教育是引导,制度是保障。2019年,区教育局下发了《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办法》把“撤销教师资格证”作为最后的“守关措施”,切实强化处理有偿补课的“高压态势”,净化教育行风。近年来鄞州区先后处罚了10余起有偿补课案例。
区教育局近几年还密集出台了《中小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指导意见》《教师考核指导意见》《不合格教师退出岗位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的意见》《教育系统教职工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着力加强了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管理。
三年来,鄞州区教育局组织专题党课、廉政教育、警示教育40余场次,廉政集体谈话200余人次。通过落实“双线”责任,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鄞州区70名教师获评省、市师德先进个人,并涌现出了“支教奶奶”周秀芳、“爱心书吧”周妙亚、“时代追梦人”吴望舒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