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论文案例

让阅读之花在心灵绽放

作者:雅戈尔中学 朱慧慧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鄞州区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一、案例背景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而阅读又可以有很多形式,如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自由阅读等等,课内阅读相对课外阅读要呆板的多,课外阅读的形式内容都十分的活泼,在上个世纪也受到无数孩子们的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外阅读正在不断的流失,取而代之的是网游、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占据了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同时在这个思想意识、知识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大多沉浸在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快感中,从而更使人们将阅读遗失在荒凉的火星上。置身于此,我们的中学生他们缺少阅读,缺少阅读的时间,缺少阅读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帮助,去指引。在选择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天地》这本杂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画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十分适合中学生阅读,因而我就想利用这一媒介做一个阅读的影子,希望这个影子可以越拉越长,越拉越远,让孩子们的阅读之花在心灵绽放。为此我做了以下几个阅读活动,似乎也产生了一些奇妙的影子。

二、案例描述

1、自由中显个性:

当新一期的杂志发到手后让孩子们自由阅读,我们利用每个星期的两节午自修保证孩子们的阅读时间,此时的教室异常安静只听到时不时翻书的声音,这片阅读的海洋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他们自由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产生很多各自对文章的不同理解,同时让学生在阅读时勾出《中学生天地》中自己最喜欢的篇目或篇目中最喜欢的句子。这是为了把握好读的“度”。不能走过场,或是随便读一读,使学生能养成阅读时勾画、圈点或及时记录自己灵感的习惯。课后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推荐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感受,还可以进行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怎样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自己的独特感悟用声音表现出来。我们把阅读与朗读相融合,利用朗读这一有效手段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激起情感上的波澜,进而探求感悟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事实证明学生们非常喜欢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篇目,并能声情并茂。

例如《中学生天地》每一期的卷首诗都很有特色,虽然简短但有些学生很喜欢,常常还情不自禁的朗读如《秋天的歌》(《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10期第1页)。这首小诗语言优美,一些学生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时投入的朗读了这首诗歌并谈了读完以后的感受。其中一个同学说:“‘风儿轻轻掠过’让我感受到了秋风的温柔,‘金黄色的梧桐树叶子’让我联想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金黄真美啊这就是秋天的颜色啊!”当这个同学读完以后,请其它同学给了很多评价。这时同学们很有兴趣地指出优点或缺点。有的说“轻轻掠过”这里应当读得轻一些慢一些,才能让听者感受到那秋天的温柔。有的说“耳朵紧贴地面”这里应当读出那种好奇的语气等等,交流时他们激烈地争论着。当再次朗读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们一个个极认真极富表情地在那里大声表达。好像真的要用自己的声音来把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眼前一般,创造着自己各自的“这一个”意境。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味精美的语言,诗化和美化的心境。

2、“傻问”中求生成

在进行真正的思考时,错误的想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苏克拉底式的教师能够辨别和接受学生的错误想法,并且认为“傻问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学生们有权出现错误。哲人说过“如果思考很简单,那它就会遍地开花。”而我们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阅读中片面的思考与理解更是不可避免。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场不同观点的碰撞,使学生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为自己观点负责的机会。例如:孩子们提出的被成年人认为是“傻瓜式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傻问题,这正是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的最佳契机,也正是孩子们需要我们指引的时候。

《中学生天地》中“有话说”栏目:《王蒙〈红楼梦〉读不下去是耻辱》(《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12期第6页)‚,也引起了学生的激烈争论,由于《红楼梦》的内涵深远对于初中生来说的确比较难以理解,尤其是对于喜爱英雄豪杰的男生来说就更难以下咽。有个男生说我最怕读《红楼梦》,尤其受不了的就是林妹妹的哭哭啼啼,还是《水浒传》《三国》来的带劲。还有男生说我觉得林妹妹是个小心眼的人,受点委屈就爱哭,我hold不住啊。这是学生在初读时的粗略感受,其实也是真实的感受,因为他们不了解作品的背景,不了解人物的身世,所以才有了片面的理解。

而此时我们应立刻抓住这一“傻”提问进行生成性提问:“其他同学认同这位同学的想法吗?并说说你的看法。”引起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再次细读作品,在学生相互的讨论交流中这一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并促使学生全面的深入的思考问题。看似“傻”其实正是部分学生所容易歪曲理解的地方,林黛玉是凄美的,她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大度、热心肠。这才是绛珠仙子的庐山真面目啊。

看似“傻”的问题也许正是阅读中的重点或难点,正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却必须掌握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阅读问题我们应当重视并给以恰当的引导,绝不能无视问题的存在。在我们的指引和学生激烈的交流讨论中,再次挖掘了作品中人物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在相互间的思维碰撞中加深他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3、漫谈中指方向

一个学生的思想心理是健康的他的成绩也一定会是健康的,如果只有成绩健康那这个学生可以说是亚健康了。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每星期一次的班会课是极其重要的,班队课也是令我们班主任感到十分棘手的课,常常为了挑选好一个主题而要花费无数的时间。而在与学生一起阅读《中学生天地》时,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林老师解心结这一栏目的文章,新一期的杂志一到手学生们第一个翻看的就是林老师解心结,读完后孩子们也有很多自己的独特感受。我忽然灵机一动,班队课可以好好利用这林老师解心结中的各种主题启发学生,让他们在班队课上畅所欲言。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初中的大门,他们对于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而中学生随着科目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他们常常在新鲜好奇过后,留下的大多是厌倦和迷茫。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因而此时对于学生的思想心理关注比起成绩来更是重要得多。其中的一篇《追逐的,是梦想》(《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9期第31页)ƒ,也就成为了此次班会的主题,

在班队课上,《不甘从此暗淡》(《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9期第30页)„一文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孩子们七嘴八舌都谈论这自己类似的感受。那如何解决呢?我问他们。孩子们说:“先看看脚下,解决眼下的困难。再望望远方,你的目标是哪一座山峰?”我笑着问:“那是《中学生天地》中林老师说的,不是你说的。那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另一个同生机灵的眨了眨眼睛说:“哦,我知道啦,我们应当定好近期目标脚踏实地,同时制定远期目标。”还有的学生说:“我要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是啊,内心快乐的人常常是心中有梦的人,内心强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奋斗。这节班队课我们在阅读中,漫谈中,思考中渐渐走向了尾声……

追逐吧,别让我们的梦想等太久。

三、案例反思

1、“自由”的落实

自由的阅读是学生最喜好的也最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应当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在学生的阅读策略上应花更多的心思,阅读的内容范围、方法应给以一定的指导,而这方面工作我做的欠佳,尤其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时间。

2、“学生”的把握

    选择阅读文本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了解学生,他们对阅读的文本有哪些疑难问题和困惑,他们想要得到哪些知识,而学生想学的知识或阅读后的感受和思考常常会偏离了文本的原意,那我们老师在课堂应给予及时的引导、更正,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阅读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多多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而这一点常常也很难把握。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尽可能多的读一些适合他们的优秀作品,有效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所以,教师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停地变换指导阅读的方法,让阅读之花在学生的心灵中渐渐绽放。

【指导阅读资料】

            《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10期第1页

            《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12期第6页

            《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9期第31页

            《中学生天地》A版2013第9期第30页

(2014年6月论文获全省“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导航引路——优秀阅读指导课案例评选”二等奖)

 

主办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
本站域名:www.nbyzedu.cn 浙ICP备05018215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版本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