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童心——听孙雅飞老师讲座有感
作者: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 林聪俐 发布时间:2020-10-28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在这桂花飘香的秋日,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聆听着孙雅飞老师的讲座,感受着小学英语课堂的前沿思潮,我们学习到了新颖课堂教学方式——“意趣课堂”。而这股思潮就如一陈及时雨灌溉了我们的知识心田,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思考如何从儿童视角出发去丰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意义。以下是我聆听完孙雅飞老师讲座后的几点反思。
一、观童心,巧设意趣词汇课堂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主张,他强调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孙雅飞老师也在讲座中强调我们要蹲下来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的人文环境,走进他们的生活。
孙老师还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小学三年级英语词汇课,课件中显示小丑Jack用魔术变脸、鼻子变长变短等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记住了小丑Jack脸部五官的英文表达。这节词汇课以儿童视角出发,用心观察儿童身心特点,巧设语境打造“意趣课堂”。孙老师还提出,分层作业应联系生活,注重语境连贯性,不能单为了操练对话而设置分层,单一的分层任务会给人一种头等舱与经济舱的分层感觉。而童心角度下的分层任务则会更加尊重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不同层度话题,更加符合儿童学习需要。
二、话童心,构建意趣对话课堂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中主张,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孙雅飞老师在讲座中提出可以利用图片创设语境,可以建设问题促思考,可以指导导图促语用,从而构建意趣对话课堂。在讲座中展示的一节小学六年级英语对话课课件中,充分遵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创设了三个旅游情景,问题设置由易到难,语境由输入到输出,更利用思维导图搭配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说出精彩的英语对话,他们还会运用自己的课外知识积累拓展语用话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从而让一节普通的英语对话课变得意趣盎然。
三、读童心,提升意趣读写课堂
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孙雅飞老师强调,文本解读要有梯度和深度,需要符合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人文情怀,以期更好地唤醒孩子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的求知需要、鼓舞他们的语用拓展。
孙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呈现了两节小学六年级英语读写课,这两节课属于同课异构,讲述的是吴一凡家人一起过中秋节的语篇。第一节课老师所有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都很精准到位,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并不高涨。而第二节课教师从节日视频入手,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意与儿童心理产生共情,文本解读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从而使意趣课堂得到了提升。
四、悦童心,升华意趣故事课堂
王守仁先生曾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阐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提出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使儿童自然不断地长进。孙雅飞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普通的小学四年级英语故事课,有趣的“文本留白”也能带给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课件中增加了我们平时没有关注到的拓展“文本留白”教学环节。先利用“小鸟是怎么飞进餐厅的?”这个问题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然后让孩子们去观察几幅故事中的插图引导孩子去发散思考小鸟的内心独白,最后鼓励孩子们去结合生活实际续写故事。这个“文本留白”教学环节推进了故事情节发展,增强了学生情感体验,愉悦了学生学习心理,进而升华了意趣课堂。
基于儿童视角,如何打造意趣课堂?孙雅飞老师引领我们走入了一块新的课堂教学领域。那么如何关注童心发展,实践意趣课堂?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究、总结、反思,创设有效的意趣课堂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