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共商同济互赏——记“新动力”名师工作室规划分享会
作者:宁波市荷花庄小学 姜平平 发布时间:2019-12-27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进行自我导向、自主驱动,对专业发展的环境、个人的专业需求和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发展的自我设计、自我规划。 12月25日,“新动力”名师工作室在蓝青小学卓雅馆开展了“共商愿景”个人规划分享会。本次活动分为个人规划分享、课题研讨和师傅解惑引领三个环节。
一、互助引领,达成“新动力”研修共同愿景
首先,工作室十位学员基于教学改革进程的把握与理解,认真分析自我现状,提出各自的发展愿景。荷花庄小学的姜平平老师回顾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学工作,提出“抓机遇,促发展”的诉求,努力做到不放过身边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行知实验的朱英英老师从“现状、目标、措施”三个阶段分析规划,回顾来路,展望未来,扎实走好每一步。蓝青小学周展鹏老师“从可知,到未知”进行了个人SWOT的分析,制定三年学习计划。新城第一实验唐渺老师结合自身优缺点制定了计划,向前看,向上看,抱团前行。她还引用周老师的话,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不忘初心,更要砥砺前行;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引起大家共鸣。大嵩小学蒋盛雨老师“立足自己,坚定初心”,从一个农村语文老师谈自己的三年规划,认为理性地规划反思是对自己的清晰再认识。堇山小学王国平老师从自身专业阅读经验上跟大家分享如何快速阅读更为有效获取信息。华师大艺术实验严碧颖老师虽然步入教师岗位不久,但能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清晰的个人规划。王笙舲小学王冠老师则结合“五个一”着重介绍自己成长的三个阶段:一份专业发展规划,一篇论文,一个课题,一堂区级以上公开课,一份书稿。下应中心小学的陈薇老师不仅讲了对自己师德上的要求,还结合心理学有关理论,提出做发展型、创新型教师的目标。首南小学金晓锋老师提出“从新秀到骨干”这一目标,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划,从班主任管理到自身素养提升,争取在职考研等规划。
师傅对大家的分享一一评述,并就目标明确,着手思考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策略与行动,提出实行三步走——恰当清晰的分析,明确适切的目标,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指导每位成员从“发展规划”“专业阅读”“参加活动”“精品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成长成果”等诸方面着手完善个人成长手册,学会不断积累整理资料,完善过程评价。她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按阶段长远性不同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的可以是一学期一两年的,中长期的目标以专业发展为阶段,一般分为新入职、教坛新秀、教学骨干、教学专家或教学成熟等阶段。越是短期目标越要具体、要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工作室成员在这样的规划交流过程中再认识,再提升,对自己审视的同时,更明确了前进目标。
二、同济互赏,形成“新动力”研修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新动力”研修的灵魂。在明确各自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同伴互助,建立一种合作、坦诚、和而不同的氛围,讨论了自己参与的课题研究。组内经验丰富的朱英英老师跟大家交流了正在思考的统编教材开展读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姜平平老师针对正在进行的区级立项课题“三学卡”的运用做了介绍。王国平老师给大家分享自己团队的市级课题“低年级学生无书面作业”,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与热议。
师傅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给大家做了《教育教学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报告,从“知识与能力”“经验与认识”“体验与理解”“机智与创造”等四个方面,讲述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智慧。
课题内容的确定,实践过程中的积累对于学员来说都是比较难的一个方面,师傅耐心地用一个市级获奖课题为例子,从“确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理念”“优化研究策略”等几个方面开展讲述,要求学员们有一双慧眼,能抓“疑点”“热点”“焦点”“生长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发现的某一具有价值的课题,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辩证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既给学员们明确了方向,又给大家带来了扎实有效的方法。
最后师傅重点分享了文献综述的写法,崭新的理念,崭新的表述,对学员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挑战。师傅一一举例,详细讲解:检索方法、项目统计、引文格式等内容,提出对课题的研究首先从搜集、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开始,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明确最新的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最后提出综合性的介绍和阐述。师傅厚实的经验、扎实的学风、朴实的文风,如春风感染学员们的内心,大家认真聆听,细细品味,专心笔记,努力紧跟步伐,抱团前行。
我们坚信,“新动力”工作室的每个成员在周步新老师的带领下,定会在教育实践研修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宽广。当冬日暖阳照进窗台的时候,学员们手捧师傅赠送的书籍和资料盘,感受到了满满的能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