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协足迹之“姜”遇良才
记鄞州区小学科学第四协作组教研活动
作者: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张洁芬 发布时间:2018-12-18 来源:鄞州教育网 文字显示:[ 放大 | 缩小 ] 视力保护色:
2018年12月18日鄞州区小学科学第四协作组教研活动在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校区)顺利举行。教研员李维老师和来自协作组的近三十名专职科学教师齐聚一堂,聆听了三节丰富有趣的小学科学课。
活动伊始,主持人肖炳杰老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主题,即“关注探究能力、立足思维培养”。
来自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郁皋锋老师上第一节展示课,由他执教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郁老师的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郁老师精心设计探究任务,在合作探究中,既独立,又各自联系,体现教学层次性,更重要的是将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亲身体验获得: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郁老师用自己的想法改造实验器材,并巧妙运用真实数据,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使学生对“运动和力”概念认识得到提升,产生全新的科学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突破重难点。
第二节展示课是来自李惠利小学的陈蓓娜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书的历史》。陈老师以问题导入,直接进入课题,在了解到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程度之后,借用“时空穿梭机”带领孩子们进入“书的历史”。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泥板书、竹简书和纸书的不同和进步之处。最后陈老师还让孩子们猜测未来的书会是什么样子?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人类历史演变中书材料的进步,还会产生不断探究未来进步历史的兴趣。
最后一节是来自惠风书院的戚璐璐老师执教的《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她带领着实小401班的孩子们一起关注生活细节,发现身边不可忽略的有用信息。戚老师以完善饼干包装袋导入课题,通过让学生寻找一种包装袋上的不同信息,和比较不同种包装袋上的共同信息,层层深入,最终制作出一种可出售的饼干包装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包装袋上信息的种类和其存在的意义,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下午三位上课老师说课,分享各自的备课和上课心得。听课教师们边听边整理手稿,不吝赐教,积极给予上课老师们宝贵的意见和较高的评价。最后主持人肖炳杰老师针对此次活动的主题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受益,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进步空间。